該報道告知中國官員,楊斌在今早前往新義州之前被當局拘留。
中國新聞社今天上午簡要報道了這壹消息。
內地媒體日前報道稱,沈陽稅務部門已向楊斌持有的歐亞實業公司及相關企業發出通知,要求其補繳欠稅。
身兼香港上市公司歐亞農業董事長的楊斌,上周減持歐亞股份,持股比例降至至少50%。
楊斌承認其欠稅10萬元。
(沈陽綜合報道)最近被任命為朝鮮新義州經濟特區負責人的歐亞農業控股公司董事長楊斌昨天承認,他欠了6.5438億+00億元的稅款。不過,他強調,這些稅項與在香港上市的歐洲和亞洲無關。
中新社周三報道,沈陽地稅集團已向歐亞集團及相關企業發出通知,要求結清欠稅。雖然早在7月份就有消息稱楊斌因逃稅正在接受調查,但這是中國官方首次證實這壹消息。
楊斌昨日在歐亞集團沈陽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此事與歐亞農業控股無關,主要涉及歐亞投資旅遊和房地產。”歐亞農業是香港上市公司。
他補充道:“這主要是建築和房地產稅。”
楊斌說:“我們繳稅的截止日期是6月10,我們已經和沈陽稅務局討論過這個問題了。”
《國際金融報》早前報道,楊斌的問題應該是沈陽荷蘭村的建設。據悉,他涉嫌在相關項目中違規使用土地,將規劃用於生態農業開發的荷蘭村變相變成房地產項目,還涉嫌逃稅。
楊斌7月初突然離開沈陽,有消息稱其逃往國外。沒想到,他最近突然出現,成了朝鮮新義州經濟特區的負責人。中國官方的回應很低調。
在香港,歐亞農業的股票周壹停牌,該公司宣布董事長楊斌將在壹周內第二次出售股份,使楊斌在該公司的股份降至46.7%。
由於對相關公司透明度的擔憂,壹度是市場寵兒的歐洲和亞洲的股價最近幾個月已經下跌。
另壹方面,楊斌表示要推廣到韓國。他本來是要去韓國安排外國人不辦簽證進入朝鮮新義州特區的。
他說,從周二開始外國人可以免簽證進入特區,這是壹個未經授權的聲明。這不是因為朝鮮的封殺才發生的。
他在記者會上承認:“這是我個人的錯誤。”
他將被擴展到韓國和日本,以便專註於解決簽證問題和壹個大問題:建造壹堵墻,將新義州與朝鮮其他地區隔開。
楊斌說,希望在永久圍欄建成之前,先建壹個臨時圍欄。
韓國聯合通訊社(Yonhap News Agency)在發自北京的壹篇報道中稱,受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指派的荷蘭籍中國商人楊斌周五上午在沈陽被中國警方拘留。
報道援引壹名中國官員的話稱,楊斌是在準備前往新義州時被拘留的。
目前,這壹報道尚未得到有關方面的證實。
韓聯社報道稱,雖然楊斌被捕的原因尚未公布,但此間外交消息人士稱,他的被捕與逃稅、股市投機和非法房地產交易有關。
報道還稱,周四,中國政府已指示邊境當局阻止楊斌前往新義州。
征稅
據中新社報道,沈陽當地稅務機關已向以楊斌為法定代表人的歐亞實業公司及相關企業發出通知,要求其補繳所欠稅款。
但據報道,楊斌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稅務事件並不涉及他的企業歐亞農業。他說,事件涉及投資歐洲和亞洲的旅遊業和房地產。
楊斌創辦的歐亞工業公司總部位於遼寧省省會沈陽。該公司已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
中國媒體壹直在報道楊濱的公司涉嫌非法用地和逃稅。楊斌本人壹直否認這些指控。
路透社報道稱,楊斌在沈陽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指控主要涉及建築和房地產方面的稅收,共計約人民幣1,000萬元。
楊斌甚至聲稱繳稅截止時間是10,12,他們已經和沈陽稅務機關商量過這個事情了。
朝鮮將首先受益於中國丹東在新義州特區的建立。
據《聯合早報》報道,中國丹東可能是朝鮮建立新義州特區的第壹個受益者。
然而,根據中國媒體的報道,當地的經貿官員已經擔心他們可能會在未來的實力對比中落後。他們指出,中國“開放城市”的優惠政策對提升丹東競爭力的實質意義不大,“能拿下特區政策當然最好”。
中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丹東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局長孫坤坦言,如果新義州特區按計劃順利實施,壹定會“加快韓國資本和企業走向丹東的步伐”。
因此,如果朝鮮建立新義州特區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中國丹東將是第壹個受益者。但孫坤也強調,由於目前只頒布了新義州特區的框架(基本法),其具體細節尚未落實,新義州“特區”的情況尚不明朗。所以所有的對策都還處於“調查”階段。
丹東市外經貿局另壹官員蘇仁透露,9月22日,由中國外經貿部亞洲司主要負責人率領的調研組已抵達丹東。調查組成員還包括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商務參贊、遼寧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副廳長、遼寧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貿易促進處處長。孫坤否認調研組是為新義州特區而來,但承認這“也是調查的主要課題之壹”。
對丹東意義重大。
蘇仁說,由於中朝貿易70%以上經過丹東,而中國30%的出口產品是面向丹東的,丹東在200米外的新義州設立特區絕對“意義重大”。
丹東市外經貿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去年中朝貿易總額為73986萬美元(朝鮮外貿總額為20億美元),其中出口573654.38+03萬美元(約合6543.38+00億新元),這兩個數字分別有47.5%和54.7%通過丹東港完成。
同時,中國對朝鮮出口產品中,654.38+7080萬美元由丹東市完成,占中國對朝鮮出口總額的29.8%。自1990以來,丹東與朝鮮的進出口年均增幅達到20%以上。
蘇仁分析說,由於中國是朝鮮迄今為止最大的貿易夥伴,丹東和新義州分別是兩國經貿的“主力軍”,而新義州特區的設立提高了對電力、道路、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的要求,包括新企業所需的大部分通用設備將從中國進口,丹東的外貿機會堪稱“千載難逢”。
但他也承認,從長遠來看,丹東也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丹東外貿局的壹位局長也擔心,再過幾十年,東西岸的巨大反差會“倒掛”。也就是說,丹東可能會被對岸新的“特區”遠遠甩在後面,與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
他坦言,現在說這個“危言聳聽”,但如果新義州特區如期成立,新政策能順利實施,丹東不能抓住這個機會,特別是政策不做相應調整,這種可能性“不是不存在”。
韓國《朝鮮日報》報道稱,朝鮮新義州特區所得稅率將為14%,比中國經濟特區最低限額15%低1個百分點。
"丹東這些年落後於其他地區."局長說,“國家給的政策不夠,甚至抽血了,很多產業都退出了。”他坦言,如果國家對丹東的政策還是不夠重視,丹東可能會越陷越深。
他說,丹東現在是“沿海開放區”,早年未能進入“沿海開放城市”行列。如今這些“開放城市”的優惠政策已經沒有多少實質意義了。所以“當然是贏特區政策最好”。
“現在可能是個機會。”
他表示“現在可能是壹個機會”,並透露相關問題已在丹東各部門單獨討論,可能很快會組織“壹起討論”。
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朝鮮宣布將中朝邊境城市平安北道新義州定為經濟特區後,丹東的鋼筋、水泥等建材價格上漲。據有關人士分析,丹東的房地產價格也可能上漲。
報道稱,丹東市民對朝鮮將新義州指定為特區的舉動大為震驚。普遍認為,丹東將迎來無限商機。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這是新義州所處的客觀周邊環境決定的。
丹東位於遼東半島經濟開發區東南部,鴨綠江和黃海的交匯處。它沿河距離朝鮮邊境超過306公裏,與新義州隔江相望,新義州是中國大陸海岸線北端的起點。
丹東總人口240萬,市區人口70萬。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發達。除國內航線外,丹東港還開通了通往日本、朝鮮、韓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70多個港口的海上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