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動,牛馬稀少。”這首千古傳唱的牧歌,唱出了呼和浩特最大的優勢——世界公認的最佳天然牛帶,發展奶業具有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區位優勢。在這片被稱為“中國牛奶之都”的遼闊草原上,壹位著名的“牛奶先生”參加了今天的火炬傳遞。他就是“牛奶之都”兩大支柱企業之壹的蒙牛集團總裁楊文軍。
從斥資2億元發起國內最大規模的喝奶運動,為貧困山區兒童送奶,到代表民營企業第壹個為雪災捐款,從非典時期的第壹筆捐款,到汶川地震重災區的第壹筆百萬物資送達,“22歲喝牛奶”總裁在傳遞前說:“高舉火炬,我們不僅要傳遞驕傲,分享榮耀,更要堅守自己的責任和執著的信念。
楊文軍是中國乳業近十年爆發式增長的主要創始人之壹。他開創了中國乳業,尤其是液態奶的多項“第壹”和技術創新。這壹輝煌的成就,在楊文俊看來,離不開年輕時貧窮的家庭和後來的社會磨煉。他視此為人生財富。“只要是跟小時候受的苦比,我還沒遇到過真正苦的。”
楊文俊小時候家裏並不富裕。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哥哥高中畢業後找了份工作,妹妹輟學為家裏分憂。只有年輕的楊文俊帶著家人的期待繼續讀書。讀書時,他每天步行3公裏到學校,每天來回4趟,即使冬天零下20℃也不例外,直到高中畢業。那時候的楊文俊連壹雙棉鞋都沒有。
楊文軍的第壹份工作是從事冰淇淋的制作,用手指捏著插在冰淇淋裏的滿是胡茬的竹簽,從模具裏拔出來。久而久之,楊文軍的雙手被刺出了傷口,手指因為腫脹無法合攏。年輕時的艱苦生活對他來說絕對是壹筆財富。“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這是楊文俊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壹句話。
父親的堅韌對楊文俊影響很深。他懂得放低自己,不張揚,不背黑鍋,這壹切都得益於父親的榜樣。
少年時代的艱辛並沒有改變楊文俊樂觀向上的性格,他幽默的特質總是在言談之間表露無遺。楊文俊總是以“牛奶傳教士”的身份示人,並用幽默的語言為自己贏得了“牛奶先生”的綽號。2006年做客博鴻論壇時,他拿中國足球開玩笑說:“世界杯期間,他進了世界杯四強。觀眾哄堂大笑中國足球不能長期走出去,走出去不遠。根節終於找到了。”著名鋼琴家孔向東俯身對楊文俊開玩笑說:“蒙牛的廣告可以改成——‘喝牛奶的孩子會彈鋼琴’。”楊文俊壹本正經地接著說:“確實是這樣,因為喝牛奶的人指關節比較發達,琴鍵的彈性會好很多。”
楊文俊懂得工作,也懂得享受生活。"除了籃球,我喜歡所有其他球類和象棋活動."楊文俊自稱乒乓球和網球都打得很好,以前在學校打左前鋒。至於圍棋,旗子,跳棋,象棋,我都不差。楊文俊說,壹般情況下,除了四五步,各種棋的變化他都能看得壹清二楚。這種長遠的眼光也被楊文俊認為是他最大的才能之壹。在評價自己的才能時,楊文俊說自己有很好的團隊建設能力,看人看事,用長遠的眼光看待企業的發展;同時執行力強,工作中經常使用引導式。“有些事情需要我馬上做決定,但有些方向性的事情,即使我已經有了預期的方案,還是需要召集直接管理人員壹起討論,最終形成明確統壹的方案。”楊文軍說,雖然最終的方案與他的想法有正負5%的偏差,但通過集體努力來實施要好得多。
目前,已經取得巨大成功的“草原之子”楊文俊並沒有放慢腳步,依然在追逐夢想的遼闊草原上奮力前行。楊文軍在“祥雲”聖火下鬥誌昂揚:“聖火在青城閃耀,將激勵我們和全國人民更加努力,為實現偉大夢想貢獻力量!”
“政府把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單元,然後分配到我們每個企業去解決。比如蓋房子,那就給萬科;如果我們造車,就給我們的民族品牌吉利;用電腦,讓我們654.38+3億中國人去聯想...牛奶呢?如果我們想壹想,讓內蒙古蒙牛做出綠色優質的牛奶,那麽我們會承擔這個責任。”4月29日,蒙牛、吉利、萬科、聯想等25家“中國最受尊敬企業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舉行,楊文俊幽默地做了這樣的演講。
壹向以“牛奶傳道者”自居的楊文俊,因其幽默的語言為自己贏得了“牛奶先生”的綽號。他在去年的博訊論壇上做客時,拿中國足球開玩笑,說“世界杯期間”,臺下哄堂大笑。“中國足球長期走不出去,走出去不遠的根終於找到了。”
著名鋼琴家孔向東俯身對楊文俊開玩笑說:“蒙牛的廣告可以改成——‘喝牛奶的孩子會彈鋼琴’。”楊文俊壹本正經地接著說:“確實如此,因為喝牛奶的人指關節發育得更好,琴鍵的彈性也會好很多。”
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楊文軍繼續他的“牛奶消費的擴散”:“如果在座的每個人都少喝牛奶,那麽內蒙古草原上的奶牛就會發瘋,變成瘋牛,這就不綠色了。”
與牛奶在公開場合的高調宣傳相反,工作中的楊文俊不張揚,不喜歡背黑鍋。按照蒙牛的章程,公司總裁的任期壹般不超過兩屆,每屆任期三年,即使是優秀的,也不得超過三屆。牛根生曾說:“所以不管將來誰幹得好,包括楊文俊,都只能幹三屆,九年後再招新總裁。”楊文軍告訴記者,不管打工多少次,他這輩子肯定都是在做牛奶,賣蒙牛牛奶。
2012 7月31日,蒙牛乳業發布公告稱,楊文俊因個人職業發展原因,辭去執行董事、副董事長及戰略與發展委員會委員職務。至此,楊文軍辭去其在蒙牛的所有職務。楊文軍是蒙牛十大創始人之壹,也是十大元老中最後壹個留在蒙牛的。但他的徹底離職,意味著蒙牛的“牛根生時代”正式結束,“蒙牛十大元老”落幕。
2065438+2002年底,楊文軍正式接手賽克星育種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決心通過“種業、畜牧、草業”的自循環發展模式,從乳制品上遊源頭保障中國種業安全。楊文軍接手後,賽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確定了以種業為核心、牧草業協調發展的戰略布局;此外,在致力於奶牛性別控制育種和規模化養殖的畜牧業領域,積極推進資源整合;與此同時,以產業循環為己任的草業也順利完成了種植計劃。
截至2014年末,賽科總資產已由楊文軍接手時的4.3億元增長至2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從6800萬元增長到6億元;牧場數量從7個增加到26個;手頭多頭從2012年的1431增加到72000。無論面對什麽樣的職業格局,楊文俊都會以開拓者的勇氣、探險者的無畏、飛行員的遠見,銳意進取,實現下壹個更深遠的目標。
出名
楊文軍先生擁有65,438+08年的乳業經驗,是中國乳業過去十年爆發式增長的主要締造者之壹,他開創了中國乳業尤其是液態奶領域的多項“第壹”和技術創新。
楊文俊在青年圓桌會議上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伊利和蒙牛兩大乳業巨頭亮相青年圓桌會議。去年是潘剛,今年是楊文俊。
在壹個講英語的外賓和中國“海歸”的圈子裏,蒙牛集團總裁楊文軍有些“與眾不同”。
黑臉,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仿佛帶著牧場的鄉土氣息。當在場的金融界和地產界人士談到侃侃在亞洲的可持續發展時,楊文俊毫不避諱地推銷牛奶。
霍談到了體育,於是楊文俊介紹了牛奶對於壹個強國的重要性。他甚至舉例說,世界杯期間,孔向東開玩笑說學鋼琴的孩子要多喝牛奶,楊文俊也很認真地回答說,喝牛奶對指骨生長有好處。
他坦誠樸實的談吐,每次都引起全場笑聲,就連外國記者在發布會結束後也對他特別激動。“哦,那是‘牛奶先生’!”
4月20日會議結束後,楊文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話題從最近央視剛剛曝光的“黑心奶”開始。
楊文軍認為,中國99.9%以上的奶源都是安全的,喝起來是安全的,只是少數情況有問題。但也說明部分地區個別企業管理存在漏洞,給我國牛奶生產敲響了警鐘。
去年年底,蒙牛和法國達能成立了壹家合資企業,以開發酸奶市場。楊文軍認為,中國的乳品市場前景很大,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可以和國內企業壹起開拓市場。“當然,保護民族品牌是我們壹貫的宗旨。在我們把國內的生產做好之後,未來產品和資本就會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楊文軍說。
也許今年蒙牛與博鰲亞洲論壇的合作是壹個積極的信號。
近年來,蒙牛與海南的接觸越來越多。去年65438+2月,蒙牛“城際”中國總決賽在海口舉行。3月,蒙牛來海南為全國500所學校免費送奶,惠及我省貧困地區8所學校。
楊文軍表示,蒙牛進入海南市場較早,海南乳業市場相對較好,但與北方城市相比,仍有潛力可挖。蒙牛將在壹切條件成熟時考慮投資海南。“我已經兩年沒去過海南了。感覺這次海南的變化特別大。海南正處於繁榮時期。對於企業來說,這是令人振奮的消息。每個企業都希望參與海南的發展。”楊文軍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