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想開藥店?
那要看妳關註什麽了。這裏有壹些例子。
答:主要是賣保健食品。凈利潤20-30%(低風險)。
b:醫院附近,主要賣處方藥和針劑,凈利潤35-40%(低風險高銷售)
c:主要賣中藥材,凈利潤20-40%。
d:社區銀行的藥店主要使用大眾藥,凈利潤65,438+00 ~ 25%(低風險)。
e:主要賣新特藥,純利潤50%以上(做不好風險挺大的)。
請采納。
零售藥店賣藥利潤如何?
不知道妳們壹級城市的普通民營藥店有多“普通”。民營藥店的經營與正規GSP認證的連鎖店、醫保店略有不同。它短小精悍。連鎖藥店的普遍規律是月平均毛利率能達到15點以上才能生存。但是藥店經營的品類繁多,大致可以分為藥品、中藥、片劑、食品。以上朋友說的沒錯。藥店的保健品毛利最高,其次是專利藥。比如所謂的阿莫西林膠囊,很少從藥企進港聯的阿莫西林,因為毛利很低,最受歡迎的都是不知名的廠家。對於0.25*12膠囊的規格,基於江蘇先聲的再林對比,超過它的零售價肯定是有意思的。有這樣壹個規律妳可以套用壹下:電視廣告投入了大量資金的OTC藥品(比如經常在電視上播出的感冒藥)在藥店零售中的毛利相對較低,大部分藥店通過這類藥品做相關銷售來達到廣告效應的目的。如果妳買了感冒藥,白加黑或者感康,店員就會想到妳,給妳壹盒銀黃顆粒、炎可寧片等中藥,從而達到藥店銷售的目的。至於進貨渠道,其實妳不走正規渠道。比如假藥,假藥,但是不建議做不自然的事情。據說正常的藥店模式是廠家——壹級經銷商(藥企)——二級經銷商(部分地區有三級經銷商),再到零售終端(藥店)。當然壹級經銷商的醫藥公司也會做終端,所以可以直接在那裏進貨,反正終端供貨價格也差不多。而壹些不知名或者不吸引人的老鼠藥,比如“xx神藥”,妳幾乎總能在報紙上找到廣告,很邪乎,或者在電臺做節目,把壹個人騙成另壹個人。通常做這種藥的家夥會和藥店協商,租櫃臺或者直接收取上架費進入藥店,也可能會請壹些促銷員來賣。聲明大部分購買必須在某個區域的xx藥店(幾乎都是單體藥店)進行。這種東西毛利賺的不少,藥店也從這種東西裏賺了點錢。當然,我是不屑賺這個錢的。不同的個人銷售模式會導致不同的毛利。我這裏賣中藥賺錢,呵呵。看了上面壹個朋友說的,對了,板藍根沒貨,口罩紗布層12沒貨,白雲山基本沒貨。花城的人也緊張。各位,快把藥準備好。板藍根只要是江西河南的,毛利80多點,嘻嘻~ ~ ~
藥店的藥品利潤有多少?20分
現在的利潤比去年少了10%,因為競爭力大,所以是50.8%。
藥店的毛利率是多少?
15%至20%
國家規定的藥品利潤是多少?
市場化的藥品管理並沒有嚴格規定藥品流通渠道的利潤率(即從藥廠-藥廠-醫療機構或藥店,除個別控制、儲存或急救藥品外,對藥品的利潤率沒有限制)。
國家只規定各級公立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中心/診所)執行流通差率:
即醫療機構采購藥品後,對500元以下的藥品銷售額可加15%(藥品進價為x 1.15);500元以上的藥品(不管比500元高多少,甚至上萬)只允許以更高的價格賣給75元的患者。
但根據國家政策,部分省市或地區(或部分省市試點醫療機構)實行了“零差價”銷售。就是不允許發獎金,賣多少錢給病人。
註:零售藥店和民營醫療機構不執行上述政策。
藥店每月毛利率怎麽算?
毛利率=銷售毛利率÷銷售額×100%
銷售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貨和折扣
銷售毛利率=銷售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額-毛利率
簡化公式:銷售成本=銷售額×(1-毛利率)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采購-本期銷售成本。
藥店的利潤怎麽算?50分
讓FDA多檢查妳幾次,妳就知道妳賠錢了。
大藥房的利潤是多少?
我給妳幾個藥價,妳對比壹下就知道了。頭孢氨芐片在山東新華制藥廠的批發價是0.25g*30瓶,5.2元裏的零售價是10.8元。貴州信邦藥業公司小兒清熱寧顆粒批發價為10.9元,零售價在19.2元以上,零售價為各藥店價格和非醫院門診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