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正式在中國開店。2016年,中國有上百家店。2017年,其在華銷量減半。
最後樂天堅持不住了,開始大規模出售在中國的門店,壹個月就賣了93家!
5月11日晚間,利群股份(601366,SH)發布公告稱,擬收購香港兩家法人公司和華東地區10家法人公司,其中包括15套房產和72家門店。本次交易的對價為6543.8元+0.665億元。
不到壹個月,樂天就賣掉了93家店。
翻閱利群股份公告發現,本次收購涉及的72家門店分布在江蘇、浙江、安徽、山東、上海等華東地區,原由奉節股份控股子公司經營。
利群有限公司是壹家區域性零售商,總部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業務涉及商業零售、物流配送、餐飲、住宿、娛樂、旅遊等領域。其2017年報顯示,該集團擁有41家零售店和44家便利店。2017年,利群實現營業總收入105538萬元,同比增長2.54%;上市公司凈利潤3.945億元,同比增長9.03%。
利群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門店數量將翻倍,覆蓋山東、江蘇、安徽、浙江、上海五大區域市場,公司業務規模將顯著擴大。此外,12目標公司將納入公司合並報表範圍。
這是樂天壹個月內第二次出售在華門店。海外網4月26日消息,樂天購物將以248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54.38+0.46億元)的價格將北京21家樂天瑪特門店出售給物美。
中國銷售外建集團進行了兩次緊急註資。
壹個月之內,北京和華東地區93家門店連續售出。據環球網報道,出售上述門店後,樂天在中國將只剩下華中和東北的14家門店。韓聯社報道稱,樂天瑪特在中國11年後基本退出中國市場。
5438年6月+2004年10月,時任樂天副會長的新董斌成立“樂天政策本部”,正式拓展海外市場。公司首先將目光瞄準了消費潛力巨大的中國,並為此成立了樂天中國有限公司。還完成了對中荷合資超市“中國工會萬客隆”的收購,其全資超市樂天瑪特於2007年6月5438+2月首次亮相中國。
早在去年9月,樂天就傳出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當時《北京青年報》報道,樂天瑪特在中國的門店有87家關門,其余的幾乎都關門了。但樂天集團在去年9月11發表聲明稱,樂天正在研究集團所有產業資產的重組,但“是否退出樂天瑪特中國業務”並不是此次資產重組討論的對象。
從去年3月開始,樂天瑪特在中國的業務實際上已經因為“薩德”風波而陷入癱瘓。為此,樂天集團進行了兩次累計金額達40億元的緊急註資:
2065438+2007年3月24日,樂天向樂天瑪特中國店緊急註資36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65438+6億元)。樂天集團當時表示,樂天瑪特在中國損失了5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
2065438年8月31日,樂天集團向中國樂天瑪特進行第二輪緊急註資。這次“輸血”的金額為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8億元)。
根據樂天購物的財報,2017年,樂天購物在中國的銷售額同比減少了壹半,僅為6341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7.6億元)。
2018第壹季度報告顯示,樂天購物在華銷售額同比減少14%,營業利潤虧損16億韓元(約合9497萬人民幣)。
實體商場的三種未來
對於利群和樂天的交易,資深零售分析師沈駿對第壹財經表示,“通過並購可以達到的最直接的目標是全國擴張和快速開店,收購價也很劃算。”但風險在於,這些樂天瑪特門店有相當壹部分是關閉的,翻牌之後再重新開業並不容易。
資深零售專家丁浩洲表示,“這幾年實體零售行業本身就很艱難。加上高成本和電商沖擊,成為實體零售商面臨的挑戰。壹些老的傳統業態,比如百貨,頻繁關門。成本高的便利店也經歷了壹波通關。”
除了樂天,近年來國內外實體商場關門的新聞也不絕於耳。據新華社報道,今年5438年6月+10月,有著27年歷史的北辰購物中心北京亞運村店正式關閉。這是繼去年莊勝搜狗遭遇“撤櫃潮”,華堂、百盛等多家百貨關店後,北京又壹家傳統百貨關門。
早在2016年9月,國家經濟戰略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就發布了《流通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16~2017)》,指出未來五年,我國商品交易市場將有1/3被淘汰,1/。
在轉型壓力的推動下,不少商場效仿騰訊、阿裏巴巴,開始布局新零售。比如BBK、家樂福、永輝超市等實體與騰訊合作,盒馬鮮生、大潤發、蘇寧、三江購物、聯華超市、銀泰百貨等實體與阿裏合作。
此外,隨著城市新增建設用地的日益短缺,壹些商場開始了“商改”的轉型。北京青年報今年6月5438+10月報道,2016,10月底,百盛因長期虧損,出售北京太陽宮店。如今,曾經的百盛太陽宮店已經變成了商務樓。此外,北京西單商場位於十裏堡的門店於2016年初正式關閉,萬科收購該物業,將由商業業態轉為寫字樓。
來源: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