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壹年半虧損15億,管理費3億!頂級流量基金經理靠譜嗎?

作者

壹年半虧損15億,管理費3億!頂級流量基金經理靠譜嗎?

作者

壹年半虧損15億,管理費3億!頂級流量基金經理靠譜嗎?

作者|韓紫竹

編輯|傅瑩

來源| Unicorner Finance

隨著2022年基金四季報的公布,眾多老牌基金經理在無情的市場面前被“掀翻”。雖然基金有盈有虧是人之常情,但讓基民氣憤的是“坐吃山空”的現象:壹些基金產品並沒有賺多少甚至虧損,但高昂的管理費卻讓基金經理“躺著賺”。

比如8年為民賺了6543.8+0.7億元的富國基金經理朱紹興,期間收了6543.8+0.8億元的管理費;臨危受命的民生加銀基金經理孫偉,壹年半虧損6543.8+0.5億,公司賺了3億管理費。就連穩坐管理規模榜首的中歐基金經理格倫,也因為百億資金的虧損,從“女神”變成了“大媽”。他之前管理的9只基金,半年只收了7億管理費。......

富國基金的“常青樹”神話還能繼續嗎?

曾經創造了65438+2005投資20倍神話的朱紹興,最近三年管理的基金收益大幅下滑。很多市民表示,三年過去了,還是虧了10%,但朱紹興還是沒有“醒過來”。

來源:田甜基金網截圖

2000年,朱紹興加入富國基金,2005年出任富國天匯成長基金經理。他掌管的富國天匯成長混合(分為A/B和C)為18,這是他唯壹的基金。截至目前,朱紹興管理的基金規模共計327.04億元,較2022年6月底的370.57億元規模,在不到8個月的時間內縮水超過43億元。

郭芙天匯成長混合A/B(LOF)近壹年收益率為-9.18%,郭芙天匯成長混合C收益率為-9.9%,均低於-6.96%的均值。

來源:田甜基金網

值得壹提的是,郭芙天匯成長混合是朱紹興帶出來的十倍基金。在其任職期間,郭芙天匯成長混合A/B(LOF)的最佳基金回報為65,438+0,674.74%。換句話說,如果妳在18年前花65438+萬元買了這只基金,今天的收益就變成了1674700。

來源:田甜基金網截圖

從富國天匯成長混合A/B(LOF)歷年的表現來看,2005年至2014年,這只基金累計凈收益約37億元,年均盈利約4億元。其中2007年最大盈利341億元,累計基金份額累計凈值增長率達到382.9%。

2015年至2022年期間,該基金累計凈收益僅為17億元,年均盈利僅2億元。值得壹提的是,本基金2015年度凈利潤為2145萬元,2015年度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為69.23%。但2022年,該基金累計虧損90.74億元,凈值增長率降至23.9%。

與利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富國天匯增長夾雜著高額管理費。2007年至2014年期間,基金管理費約為1108萬元,低於當時37億元的凈收益。2015-2022期間,本基金累計管理費為1786億元,高於17億元的凈收益。即使在業績最差的2021和2022年,富國收取的管理費也超過11億元,但基金在這兩年虧損了94億元。

來源:田甜基金網

從這點來看,朱紹興這八年為市民賺的管理費更多。即便如此,他依然以65,438+0,674.74%的最佳基金回報率受到很多人的信賴。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他管理的個人投資者規模仍呈上升趨勢。

來源:田甜基金網

然而,到2022年年中,郭芙天匯成長混合的累計持有人數為250萬,較上年同期減少25%。

壹年半虧損654.38+0.5億,管理費3億。

除了朱紹興富國,還有很多基金在拿著高額管理費的同時,還不斷虧損。

在田甜基金網優選民生加銀成長的gub,市民們紛紛發聲“民生加銀的基金以後不碰了”、“換經理!”“兩年多,虧損31%。”

其中,頻頻斬獲金牛獎的基金經理孫偉被吐槽成這樣。"孫偉管理的基金是綠色的."“基民沒有希望買妳的基金,這也是妳的無能”等言論層出不窮。

來源:田甜基金網截圖

根據田甜基金。孫偉管理的基金總規模為78.99億元。近壹年來,其管理的7只股票型基金全部陷入虧損狀態,旗下同類基金排名靠後。

來源:田甜基金網

其中,管理規模最大的是民生加銀優先股增長33.68億元。但其表現並不是很理想,近壹年的收益率為-19.29%,同類排名也處於行業中下遊。2021至2022年6月期間,該基金凈利潤為-15億元,而同期管理費為3億元,遠高於凈利潤。

此外,近壹年收益率為-20.3%的民生加拿大新動能有限公司,決定開放壹年混合型A基金。經過多位管理者的“輪崗”,仍未能順利走出陰霾。近壹周的收益率依然是-1.3%。自成立以來,該基金業績表現不佳,虧損25.56%。

來源:田甜基金網截圖

就連占據基金管理第壹把交椅的中歐基金格倫也難逃“滑鐵盧”的命運。

來源:殘畫廊

據田甜基金網介紹,目前Glen * * *管理著5只基金,分別是中歐醫療健康、中歐明瑞新起點、中歐阿爾法、中歐醫療創新和中歐研究精選基金。在過去的壹年裏,這五只基金也不出意外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值得壹提的是,2021三季度至四季度,持續加倉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的藥明康德持續下跌,但葛蘭持續加倉。業內人士表示,從葛蘭近年來對幾大重倉股的操作來看,逆勢加倉不僅放大了賬面虧損,也讓投資者對葛蘭的風險控制能力產生了質疑。

所以,隨著近幾年CXO(醫療外包)的不斷沒落,當年的“醫療女神”也被基民吐槽為“大媽”。

不過,這並沒有耽誤居倫收取管理費。中歐基金2022年中報顯示,當時葛蘭管理的9只基金收取的管理費總額超過7億。

基金經理紛紛道歉“安撫”民眾。

隨著近年來基金的大量虧損,壹些基金經理已經公開道歉。似乎罵基金經理已經成了壹種常規的“泄憤”操作。很多人甚至說:“被罵是基金經理年終獎的組成部分”。

從2021開始,越來越多的基金大佬加入了公開道歉的隊伍。申智資產執行合夥人兼投資經理、和諧易慧董事長趙軍、淡水泉創始人、景順長城基金經理楊,以及、等公私募界的“壹把手”,都已經開始了自己的道歉。

然而,基金經理的道歉似乎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很多市民表示,“如果道歉有用,為什麽要用警察?”還有“別再道歉了,研究壹下如何快速回歸本源。”

與此同時,在“偶像化”中失敗的基民們,也通過最新的基金經理排名,研究起了未來的“新方向”。

Wind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場* *活躍股票型基金經理152人,其中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元的有7家,但“千億級”基金經理並未出現。具體來看,中歐基金經理居倫最新管理規模為906.53億元,在主動股票型基金經理中排名第壹。其次是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和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劉艷春。值得註意的是,在此之前,葛蘭和張坤的最高管理規模都超過了1000億元。

此外,頂流基金經理的倉位調整也牽動著百姓的心弦。2022年四季報顯示,與2022年三季報相比,葛蘭在四季度增持了藥明康德、邁瑞醫療、恒瑞醫藥、同仁堂、片仔癀,減持了愛爾眼科、泰格醫藥、格洛裏亞。整體倉位調整不大,2022年四季度沒有新的權重股。

格倫還在第四季度報告中表示,展望2023年第壹季度,相關公司將回歸長期增長趨勢。醫藥行業的長期增長邏輯沒有根本改變。從2023年近兩個月的表現來看,除了中歐明瑞新起點混合虧損外,其他基金均取得正收益。

第四季度,朱紹興還增持了藥明康德。此外,他還增持了貴州茅臺,減持了五糧液、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銀行和邁瑞醫療。他說:目前,股票市場處於良好的風險收益區間。從近3月的數據表現來看,朱紹興管理的基金呈現盈利趨勢。

去年第四季度,孫偉增持了生物醫藥股。根據近期披露的2022年四季報,民生加銀創新成長混合A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康方生物、榮昌生物、星環科技、海利爾、柯華數據、瑞豐新材、程諾建華、向日葵藥業、華西生物、臻鐳科技。然而,該基金在最近的3月份仍然虧損了4.24%。

  • 上一篇:韓紫竹

    編輯

  • 下一篇:傅瑩

    來源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