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為應對移動互聯網大潮,騰訊進行了成立以來的第二次組織架構調整,將原有業務重新劃分為七大事業群,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正式成立,負責公司整體互動娛樂業務的運營和發展。
2021年2月,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組織架構再次調整。原多個遊戲產品部門、合作產品部門及相關業務支持部門取消,梅田、光子等自研工作室進行相應調整。此後,騰訊遊戲的業務主要分為五大板塊,分別是職能部門、自研工作室、遊戲發行、國際產品運營部和IEG全球。人事方面,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任IEG事業群總裁,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義向其匯報。以下是各大板塊和自研工作室的相關負責人。具體結構如下:
壹六個自研工作室。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騰訊IEG事業群擁有六大自研工作室群,分別是梅田工作室群、光子工作室群、魔方工作室群、北極光工作室群、波斯頓工作室群、NExT工作室群。各個工作組的研發重點不同,基本實現了全品類覆蓋。
其中前四個工作室是2014從IEG旗下的八個工作室拆分出來的,分別是林朗天空、梅田藝遊、臥龍、量子、光速、魔方、北極光、七彩石。波士頓工作室集團於2008年正式成立。至今已14年,但這個工作室群的具體情況還不得而知。NExT Studios成立於2017,專註於創意遊戲的研發。
目前每個工作室群下,也有很多工作室負責不同的具體產品。比如光子工作室集團旗下的逍遙工作室和天機屈直工作室,分別負責《英雄聯盟》手遊和《金鏟之戰》的R&D和運營。據了解,並不是所有的工作室都負責遊戲的R&D和運營。以梅田N1、N2、N3工作室為例,主要負責遊戲改編的動畫相關工作。
同時,在新品開發方面,各大工作室也會按照目前工作室專註的方向進行研發。例如,最近推出的《重返帝國》就是由擅長戰爭策略的梅田工作室開發的。詳情如下:
二、發行代理和遊戲項目審查
遊戲日報通過公開資料了解到,2021騰訊IEG事業群組織架構調整後,旗下遊戲的發行模式由原來的“自研工作室-發行線-市場部”三位壹體,改為獨立發行團隊及相關市場業務並入自研工作室,以自研工作室為主體的發行模式。這種以產品為導向,垂直深挖品類賽道的分發模式,也對產品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壹位知情人士告訴《遊戲日報》,目前騰訊IEG事業群根據產品類型的不同,遊戲項目立項的流程也不同。如果遊戲是自研,則由自研工作室組所屬工作室提交,再由工作室組總裁、各子工作室負責人、市場及相關負責人進行內部評審。通過後會對遊戲進行包裝和提案(包括遊戲介紹、世界觀、美術、玩法、運營收入計劃等。),並提交給由發行線負責人、各大自研工作室集團總裁及相關業務和專家組組成的評審團進行評審,通過後方可立項。
如果是代理遊戲,發行線項目組和遊戲業務部會從外部尋找優質產品,拿到相應的試玩,提交給發行線評測中心。通過評審後,遊戲將被提出並提交給評審會議進行評審。通過後,就可以立項了。
遊戲測評方面,據了解,2021之前采用“星級測評機制”,最高6星(60天測試引入65438+萬用戶),通過後現金預算不超過4000萬。但在2021的架構調整後,IEG取消了“星級評定機制”,各工作室集團自行決定預算,會給某些類別的遊戲集團壹些資源。
第三,騰訊的外部投資
通過公開資料查詢,自2005年以來,騰訊在國內投資了超過100家遊戲相關公司,涵蓋休閑、社交、角色扮演、二次元教育、主機、出海等多個品類和賽道。2021,騰訊投資了至少45家遊戲相關公司,其中公開投資金額最大的是2021年3月的世紀華通,金額為27.9億元。
在海外,騰訊也通過投資並購綁定了全球眾多知名遊戲R&D公司。比如2016,騰訊斥資86億美元收購芬蘭手遊公司Supercell 84.3%的股份,這也是全球遊戲行業為數不多的“大手筆”。截至目前,遊戲日報統計顯示,騰訊在海外投資了超過24家遊戲R&D公司(公開信息查詢不壹定完整),具體如下:
以上是《遊戲日報》2022年“金三銀四”招聘季系列報道的騰訊遊戲部分。我們將在未來繼續通過公開信息對部分遊戲公司的內部管理架構進行梳理,希望能為求職者和從業者提供壹些參考,也歡迎提供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