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和1998年,美國銥星公司發射了數十顆人造衛星,用於手機的全球通信。這些人造衛星被稱為銥星。銥星移動通信系統是美國銥星公司委托摩托羅拉設計的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它可以通過使用衛星手持電話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撥打和接收電話信號。2000年3月,銥星公司宣布破產。
銥系統的原理
它的使用過程是:當地面上的用戶使用衛星手機打電話時,該區域上空的衛星會先確認用戶的賬號和位置,然後自動選擇最便宜、最近的路線傳輸電話信號。如果用戶在人煙稀少的地區,手機會直接從衛星轉移到目的地;如果它在地面移動電話系統(GSM或CDMA移動通信系統)附近,控制系統將使用現有地面移動通信系統的網絡來傳輸電話信號。
目前,我們使用的GSM和CDMA地面移動通信系統只適用於人口密集的地區,而在覆蓋地球大部分地區的人口稀少地區卻無法使用。換句話說,銥星項目的市場目標是需要能夠在世界任何地區通過電話進行通信的移動客戶。
銥的名字
為了保證通信信號的覆蓋,獲得清晰的通話信號,最初的設計思想是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必須在天空中設置7個衛星軌道,每個軌道上均勻分布11顆衛星,形成壹個完整的衛星移動通信星座系統。因為它們就像化學元素銥(Ir)原子核外的77個電子壹樣,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系統被稱為銥。後來經過計算,確認設置6顆衛星軌道可以滿足技術性能要求。因此,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衛星總數減少到66顆,但仍習慣被稱為銥星移動通信系統。
銥星移動通信系統是美國在1987年提出的第壹代衛星移動通信星座系統。其每顆衛星質量約670 kg,功率為1200瓦。采用三軸穩定結構,每顆衛星3480個信道,使用壽命5-8年。銥星移動通信系統最大的技術特點是通過衛星間的中繼實現全球通信,相當於把地面蜂窩移動電話系統搬到了天上。
銥的優勢
與目前使用的地球靜止衛星通信系統相比,銥星衛星有兩個主要優點:
壹是軌道低,傳輸速度快,信息損失小,通信質量大大提高;
二是銥星手持終端不需要專門的地面接收站,每個衛星移動手持機都可以與衛星連接,使得在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通信落後的偏遠地區和自然災害現場的通信暢通無阻。
因此,銥星移動通信系統計劃開始了個人衛星通信的新時代。銥星移動通信系統於1996年開始試運行,計劃於1998年投產,預計總投資23億美元。銥星移動通信系統為用戶提供的主要服務有:移動電話(手機)、尋呼和數據傳輸。從技術上看,銥星移動通信系統突破了星間鏈路等關鍵技術難題,系統的基本架構和法規已初步建立,系統研發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在此期間,全球有數十家公司參與了銥星計劃的實施,所以應該說銥星計劃的初期建立、運作和實施是非常成功的。
就高科技而言,銥星計劃的確是壹個美麗的故事。銥星系統的復雜性和先進性在於采用了星上處理和星間鏈路技術,相當於把地面蜂窩網倒放在空中,實現了地面無縫通信。另壹個先進點是銥星系統解決了衛星網絡和地面蜂窩網絡之間的跨協議漫遊。銥星系統由空間段和地面段組成:空間段為星座,地面段包括系統控制中心、網關站和用戶終端。銥星系統開創了全球個人通信的新時代,被視為現代通信的裏程碑,使人類能夠“看見”地球上的任何東西。“可以互相聯系的地方。其最大的特點是手持通信終端和個人通信的全球化,實現了五個“任意”(5W),即whoevers在任何地點(無論何地)與誰采取任何方式?(隨便)交流。
銥星通信技術的缺陷
第壹,銥星電話在建築物內無法接收信號,這是它最重要的缺陷。想象壹下那些能買得起銥星手機的車主。如果他們想在室內或車裏使用它們,他們必須有壹個外部天線或用完。誰會接受?事實上,壹些感興趣的投資者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據當地壹家貝爾公司的高級經理說,他們在20世紀90年代初觀看摩托羅拉的銥星演示時,被壹張幻燈片驚呆了。他們說,用戶的靈活性是使用這項服務的最重要的先決條件。也就是說,用戶必須先把自己放在電話天線和衛星之間沒有障礙物的地方,才能流暢地使用電話;否則,電話將無法接通。“現在告訴我,我怎麽賣這東西?”他說。因此,他的公司最終拒絕投資銥星項目。
第二,銥星手機體積太大,使用不方便,需要專門訓練。摩托羅拉的銥星雙模手機重約454克,京瓷的銥星單模和雙模手機均重400克,比重量不到100克的GSM手機體積大得多,使用也不方便。而且使用前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每部電話都必須配有壹個完整的背包配件,而每個配件的實際功能往往令人費解。
車載終端?第三,銥星系統與蜂窩電話網絡相連,必須適應不同的地域傳輸標準,由此產生的轉換成本給用戶帶來很大不便。在世界各地漫遊時,為了連接當地的蜂窩電話網絡,雙模手機需要更換適合當地區域傳輸標準的電話卡。比如壹個歐洲用戶去美國和日本出差,需要購買三張電話卡來匹配這三個地區的傳輸技術標準,每張卡的價格大概在660-900美元。
第四,在語音質量和傳輸速度方面,銥星電話遠遠落後於蜂窩電話。銥星采用的MF-TDMA(多頻時分多址)通信系統的語音質量不如CDMA(碼分多址)。此外,銥星衛星系統的數據傳輸速率只有2.4kpbs,除了打電話之外,只能傳輸簡短的電子郵件或慢速的傳真,無法滿足當前互聯網的需求。而今年GSM系統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達到64 kbps,這與當今互聯網對信息傳輸的速度要求不謀而合,使得銥星電話望塵莫及。
那麽,銥星系統的技術缺陷在公司破產過程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是根本原因嗎?答案是否定的,手機在技術上也有缺陷不是越來越流行了嗎?另壹方面,即使銥星手機沒有技術缺陷,但如果得不到用戶和市場的青睞,還是註定要失敗的。高科技產品應該遵循技術發展的規律。技術進步只能是產品市場化的必要條件。?沒有準備好
銥星系統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正式投入市場,相應的服務跟不上,在消費者中造成了不良影響,抑制了很多潛在的消費需求。
銥星系統在工期壓力下倉促投產,暴露出來的第壹個問題就是供不應求。有兩家公司生產銥星電話:壹家是美國的摩托羅拉公司,另壹家是日本的京瓷公司。但後者因技術問題通話失敗率高,未能及時投入商業生產。摩托羅拉的手機也存在產量不足和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摩托羅拉在紹姆堡的工廠每天生產65,438+0,000部銥星手機。通常是送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2個銥星門,再交給各個國家的合作夥伴和服務商,所以到達用戶手中還需要時間。據報道,壹名英國用戶在銥星系統運行之初訂購了壹部銥星電話,但過了半年才到貨。交貨延遲使銥星公司失去了許多用戶。
其次,由於準備不足,銥星電話掉線率居高不下,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1998 165438+10月,銥星系統運行初期掉話率達到15%,主要是軟件差,從壹顆衛星轉到另壹顆衛星時經常“斷線”。改進後,掉話率降到了8%,但仍然很高。
但也有人認為,準備不足和市場時機選擇不當,並不能構成銥星失敗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