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宜信p2p金融風控的運作模式來看,宜信對借款人的控制更強,出借人壹般不參與審核,與借款人沒有合同,只是與宜信第三方有債權轉讓合同。這樣,貸款人就會有很大的風險。為了保障貸款人的貸款安全,宜信從總服務費中提取相當於貸款總額2%的風險補償基金,發生違約時,這部分基金將進行賠付。
為了降低宜信p2p理財的風險,宜信大數據金融雲是基於知識圖譜的雲平臺,包括分布式計算框架、分布式存儲和虛擬化環境。金融雲平臺的核心是反欺詐、風險控制、實時授信、獲客等核心金融邏輯。在宜信內部,金融雲平臺可以整合宜信各個業務端的能力,為各個團隊提供大數據支持,減少重復工作。
然而,宜信的真實壞賬情況仍然是個謎。德勤曾經發布過壹個所謂的審計報告,記錄宜信的壞賬率只有0.7968%——這在小額信貸行業是壹個“神話數字”,甚至銀行貸款也很少這麽穩定。但諷刺的是,宜信最近被曝出8億貸款不良,貸款主體遭到多起訴訟。即使宜信申請資產保全,也很難收回全部債務。所以還是只是冰山壹角。p2p理財的風險到底有多大,很難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