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數據畫像,政策紅利直奔享受“再次提速”
走進四川德順源食品有限公司的話梅生產線,每壹顆話梅從果園到工廠,殺菌灌裝,再通過線上渠道銷往海外。目前青梅生產線采用國際先進的融化殺菌灌裝系統和成品灌裝系統生產技術,全新的產業鏈離不開稅務數據的加持。稅務機關通過大數據篩選匹配合適的優惠政策並精準推送至企業。“去年我們享受了900多萬的退稅,今年享受了80多萬的出口退稅。公司簽署的新訂單正在快速生產。很快,我們的產品就會飄洋過海,出現在大洋彼岸的餐桌上。”企業金融負責人胡成開心地分享。
在當今數字化發展的浪潮中,如何快速準確地將稅費優惠政策傳遞到納稅人手中,精準地進行政策紅利滴灌,是稅務機關的明智考驗。
井研縣稅務局稅務幹部到井研縣桂祥化工有限公司宣傳稅費優惠政策,詳細了解企業人員定位系統。
“對我們來說,R&D費用加扣除政策無疑是雪中送炭。稅務部門會第壹時間通過電子稅務局把好政策送上門,更是錦上添花。”井研桂香化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劉健享受企業所得稅R&D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紅利76.49萬元。“稅務部門快速準確的政策快遞,不僅讓我們熟悉了稅收優惠政策,也為公司增加R&D投資提供了活資本。”據了解,依托全市納稅人基礎信息寬表,井研縣稅務局建立了征管智能管控中心,準確掌握全縣納稅人經營狀況、政策享受、資金等信息,以更高水平的基層數據分析智能化,幫助稅收優惠精準落袋。
盤活數據資源,精細服務,升級“更貼心”
它不僅是“數字惠民”,還以覆蓋所有經濟領域、快速反映經濟活動、數據粒度精細的特點,在釋放市場主體動能方面“開出了新花”。
“真沒想到鉬鐵漲價這麽高,這單我差點完成不了。”樂山天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塗蘇佳正在向來看房的稅務人員介紹。原來,生產必備原料鉬鐵的價格在第二季度飆升至30萬元/噸。壹時間,企業陷入采購資金短缺、原材料供應不足的困境,之前的訂單也面臨逾期危機。沙灣區稅務局利用“全國納稅人供應鏈查詢”功能,在全國範圍內快速尋找、匹配潛在鉬鐵供應商,為天華“匹配鏈條”到壹家價格優、運輸方便的鉬鐵供應商西藏於波金屬有限公司,成功達成654.38+0.7萬元的鉬鐵采購合同。
沙灣區稅務局稅務幹部走訪樂山天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夾江縣天翔紙業有限公司也感受到了稅務大數據的高效率。受物流、設備更新和經濟下行壓力疊加影響,年初企業面臨資金不足的困境。“書畫紙行業形勢不好,經銷商回款慢。”公司法定代表人張回憶說。夾江縣稅務局稅務幹部了解情況後,迅速對企業購銷、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等關鍵指標進行橫向縱向分析,建立數據分析模型,主動與財務部門對接,成功幫助企業與樂山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夾江支行“牽線搭橋”,申請“樂稅貸”210.6萬元,解決了企業“無米之炊”的困境。
釋放數據效率,以數字“深化”稅控能力水平。
組建智慧稅務團隊,搭建智能風控平臺,以海量數據提供企業精準畫像...稅務機關積極探索稅收數據的創新應用,不斷提升現代治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峨邊縣稅務局智能稅務團隊基於恒時比應用平臺建設了峨邊水資源稅分析管理應用項目,根據比對結果獲取稅務疑點數據,促進了執法方式從“經驗執法”向“科學執法”轉變,有效加強了精準監管,提高了執法效率。市中區稅務局改變傳統征管模式,提出“服務+執法”理念,建立了凈入庫信息查詢、D級納稅人票種疑點、房企多繳預繳稅款等20余項業務指標,對日常信息查詢、疑點掃描核實、經濟稅收分析等多線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支撐作用。
市中區稅務局“壹對壹”稅務幹部為納稅人提供精準指導。
“經常有稅務人員根據我們公司的申報資料和發票資料提供現場輔導,及時解決我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稅務問題。真是省心省力。”沐川縣莫赤比食品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劉亞嫻感慨道。據了解,沐川縣稅務局智慧稅務團隊編寫了30多個腳本,向相關部門提供數據超過10次,對數據進行整合、處理和可視化,涉及房地產、交通、制造、農業、林業等多個行業,在節省時間的同時滿足了日常經濟分析和稅務數據管理的需求。
大數據蘊含著巨大的機遇,推動著巨大的未來。據悉,樂山稅務將繼續盤活數據資源,挖掘數據價值,拓展數據應用,不斷探索“以數治稅”的新路徑和新渠道,全面提升稅收執法、服務和監管能力,以稅收為筆勾勒出多彩的數字化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