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近年來科學家們相繼克隆了豬、牛、羊等哺乳動物,但沒有辦法克隆猴子等靈長類動物。但是,如果要建立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沒有猴子的克隆技術是不可能的。中國的科學家們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成功了。
在河北農業大學和山東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的聯合研究下,我國科技人員通過“家畜原始生殖細胞分離克隆胚胎幹細胞的研究”實驗項目,成功克隆了兩只大白兔——魯星和魯玉娥。這次實驗表明,我國已經成功掌握了胚胎克隆,雖然還沒有達到體細胞克隆羊多莉的水平,但為我國克隆技術的進步奠定了基礎。
之後,中國廣西大學動物繁殖研究所成功培育出比普通兔子體型更大的克隆兔。因為兔子更接近人類生理,克隆兔的成功誕生有助於人類醫學研究。2.2002年5月27日,中國農業大學與北京亙達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魯泰農場合作,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成功克隆出國內第壹頭優質黃牛——紅色濟南牛。名為“博瓦”的體細胞克隆黃牛經權威部門鑒定,部分克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水平。濟南牛是中國特有的優良地方黃牛品種,分布於中國河北省,主要特點是耐寒、脂肪少。但其數量銳減,瀕臨滅絕。
這次克隆成功對中國瀕危物種保護影響深遠?
我國科學家經過反復努力,不斷總結經驗,取得了壹些小的突破。我們知道克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技術在全世界都是空白,所以科學家需要做的工作更加艱巨。中國科學家克服困難,終於培育出兩只克隆猴。他們的名字是鐘鐘和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