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督評價辦法:
(1)監管再出重拳“評分評級”,為金融消費保駕護航:金融監管部門再出“重拳”出擊,維護消費者權益。為進壹步提高銀行業和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質量和效率,切實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銀監會近日發布了《銀行業和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督評價辦法》,通過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督評價體系,將最終評價結果納入考核範圍,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督體系。
(2)開放評級體系打擊亂象:銀監會表示,《辦法》適用於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向消費者提供金融產品或服務的銀行和保險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理財公司、信托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和保險公司。值得註意的是,“監督檢查”還為消保監督考評減分。據悉,監管部門將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現場檢查、舉報調查、投訴監督、復議訴訟、日常輿情、重大負面事件及機構相關整改落實情況等情況進行減分,幅度不超過總權重的25%。
(3)信用卡、個貸、理財成為投訴熱點:目前,消費者權益保護已成為金融監管部門日益關註的領域。今年以來,多家金融機構因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被銀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點名批評。
2.整體來看,銀行業中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領域集中在信用卡、個貸、理財三個方面。中國銀保監會近日發布的2021年壹季度銀行業消費者投訴情況顯示,今年壹季度,監管部門共收到並轉發銀行業機構消費者投訴78414件,環比增長2.9%。上述三項業務占投訴總量的85.9%。其中,信用卡業務投訴量雖環比下降5.2%,但占比仍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