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麽是外包
外包是指動態配置企業自身和其他企業的功能和服務,利用外部資源為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服務。外包是壹種戰略管理模式,所謂外包。20世紀末,企業為了保持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又因為人力不足,可以將組織的非核心業務委托給外部的專業公司,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質量,集中人力資源,提高客戶滿意度。外包產業是壹個新興產業,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活力。
二、外包的起源
外包,或外包,是壹個商業術語,在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開始流行。這是商業決策之壹。是指將非核心業務委托給專門經營的外部第三方,以節約成本、集中核心業務、善用資源、獲得獨立、專業的服務為目的。外包和離岸外包往往是混合的,但外包主要與組織結構調整有關,而離岸外包更強調國家。當然,在全球化的前提下,這兩個概念並不相互排斥。從根本上和歷史上來說,外包是壹個關於組織團隊內部和團隊之間的勞動力的術語。
外包的方式有哪些?
1.外包方式主要有合同業務管理(BMC)和委托。
(1)合同業務管理模式純粹是外包方購買第三方服務,第三方(承包商)負責全部或大部分投資和業務管理,並承擔投資風險的模式;外包商只根據第三方的履約和合同約束購買服務,不對第三方的投資風險負責;如果合同終止,合作也就終止了。
(2)委托模式是外包方將共同完成業務所需的設施委托給第三方運營的模式。主要有四種合作模式:承包、租賃、特許經營和BOT(建設-經營-轉讓)特許經營。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投資風險均由委托方承擔。即使是BOT特許經營模式,表面上是第三方進行投資,但實際上這些投資都會以折舊費的形式計入運營成本,在特許經營合同期內全部由外包方返還。
2.承包和租賃的共同點是第三方不進行資金投入,只承擔運營和服務;不同的是,承包經營企業只承擔運維運營及相關服務,租賃經營企業還承擔設施改造任務。
3.特許經營和BOT特許經營的共同點是由第三方負責投資,這是這兩種模式與承包模式和租賃模式的最大區別;特許經營與BOT特許經營的最大區別在於,被特許企業不參與設施建設,而BOT特許企業負責設施建設;在合同期內,BOT模式的第三方擁有資產所有權(合同終止時所有權轉移給委托方),但在特許經營中不得擁有。
4.還有政府外包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國內外廣泛關註。這種模式需要考慮政府參與的形式、程序、渠道、範圍和程度,這是壹個值得探討和困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