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英博比利時是世界第二大啤酒制造商,僅次於SABMiller。雙方計劃將合並後的公司命名為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英博首席執行官卡洛斯·布裏托(Carlos Brito)將成為合並後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百威英博將在新公司董事會獲得兩個席位。安海斯-布希未來將成為英博的全資子公司,雙方表示,安海斯-布希的北美總部仍將位於安海斯-布希所在的密蘇裏州。英博表示,公司已經準備了足夠的資金來購買安海斯所有的流通股。據了解,該交易仍需股東批準,合並後的新公司將擁有364億美元的年凈銷售額,並擁有百威啤酒、百威淡啤、Stella Artois和Beck's等約300個品牌。英博集團預計從2010開始對每股收益產生積極影響。
相比嘉士伯和喜力年初收購蘇牛,這壹次更像是閃電戰。距離5月份英博單方面發布收購意向,也不過兩個月。令人意外的是,就在20天前,安海斯正式拒絕了對方460億美元的非約束性報價,認為對方大大低估了其價值。就在人們預計合並要等很久的時候,英博突然同意將收購價提高到每股70美元,與最初的65美元相比溢價近7.6%,交易隨即結束。百威啤酒此前已銷往80多個國家,在美國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新的英博公司誕生後,該集團將占據美國啤酒市場的半壁江山。此外,它還將占據中國和俄羅斯大約五分之壹的啤酒市場,控制全球四分之壹的啤酒市場。
為了穩定美國員工的焦慮情緒,英博集團首席執行官卡洛斯·布裏托多次重申,只要美國不對他們征收額外的稅收,北美的12啤酒廠仍將照常運營。
2008年9月29日,據美國媒體報道,比利時英博集團的股東已經同意收購美國百威啤酒公司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後者構成了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商。據悉,英博集團超過四分之三的股東批準了該交易,並同意將集團更名為百威英博,並進行額外投資。
此外,英博股東同意現任安海斯首席執行官奧古斯特·布施四世(August Busch IV)擔任新公司的董事。
通過此次交易,百威啤酒、Michelob、百威啤酒、Stella Artois和Beck's等世界知名啤酒品牌將被並入壹家公司。
英博集團在中國擁有大量本土啤酒品牌。該公司聲稱,其產品基於中國和巴西等新興市場,這將有助於促進安海斯-布希啤酒品牌的銷售。由於百威壹直將中國視為最大的海外市場,此次收購將導致中國啤酒行業的結構發生巨大變化,英博也將取代百威成為青島啤酒的第二大股東。據悉,英博和百威2009年在中國分別擁有11.4%和9.6%,分別擁有20家啤酒廠和15家啤酒廠。在中國市場,英博售出了33.4億升啤酒,而安海斯-布希售出了28.2億升。化敵為友後,有望超越背靠SABMiller的華潤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