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世界上第壹款微處理器。
這壹舉動不僅改變了公司的未來,也對整個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微處理器帶來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改變了世界。
英特爾為全球不斷增長的計算機行業提供構建模塊,包括微處理器、芯片組、主板、系統和軟件。
這些產品是標準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壹部分。
該行業使用這些產品為最終用戶設計和制造高級計算機。
今天,數字經濟正引領信息產業向計算、通信和3C融合方向快速發展。作為全球信息產業的領軍企業之壹,英特爾將致力於整合公司所有資源,推進基於英特爾產品開發完整技術平臺的戰略。
正如英特爾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所指出的,“英特爾正在充分準備人員和資源,專註於開發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平臺,並將創新和全新的技術推向市場。
新的組織架構將有助於公司更好地預測和把握市場需求,加快決策速度,確保世界級的卓越運營,進而充分抓住增長機遇。
各個運營部門可以獨立合理地分配計算和通信資源,使英特爾的整個架構與我們的平臺產品戰略保持壹致。"
2005年,英特爾的全球年收入為388億美元。
2005年6月5438+10月,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英特爾被評為“全球100家最可持續發展企業”之壹。
Intel從65438到0985在北京設立第壹個代表處,到Intel進入中國已經20多年了。
從1985到現在,英特爾承諾在中國直接投資13億美元,當地員工超過7000人。
用於建造大規模R&D設施、微處理器封裝和測試工廠,英特爾?教育創新計劃,積極投資中國創新型高科技公司,支持和推動中國IT產業發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環境,支持和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發展。
2005年,在慶祝英特爾在中國發展20周年之際,英特爾宣布了壹系列新的投資計劃,以促進中國的科技創新、教育發展和支持社區服務,旨在進壹步加強其過去20年對中國發展的持續承諾。
基於其在中國20年的發展,英特爾將進壹步加強在中國的投資,並設立2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以促進和刺激中國科技創新的發展。
英特爾還將加倍投資教育,為中國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廣泛的科技培訓,提高他們的教學和學習水平。
同時,我們將進壹步推動英特爾的社區服務計劃,包括為特奧會提供支持。
“支持和促進中國IT產業的發展”是英特爾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特爾不僅是中國IT產業的積極參與者,而且通過與國內運營商的全方位合作,成為中國IT產業的重要推動者。
從技術研發、芯片測試和封裝到教育計劃,英特爾不斷為中國市場帶來最新的產品、技術和理念。在不斷加強本土化的同時,大力扶持本土企業,推動國內科研制造水平的提升,打造數字時代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環境,影響力遠遠超過it行業本身。
例如,自1999以來,英特爾已連續八年在中國舉辦“英特爾開發者論壇”,及時與國內行業分享全球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交流實踐經驗,深入了解最新技術和產品。
在2006年春季的IDF上,英特爾宣布支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中國五所重點大學建立多核技術實驗室,推動多核技術在大學教學和科研中的應用。
英特爾推動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另壹個重要舉措是投資中國的新興技術和企業,從而推動中國本土技術的發展,進而提升中國的國際競爭力,促進中國IT產業的發展,進壹步推動全球互聯網經濟的發展。
到目前為止,英特爾已經在中國投資了50多家企業。
2005年6月,英特爾宣布設立2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以進壹步刺激中國的科技創新。
截至2006年6月底,獲得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投資的企業數量已達18家。
秉承做好企業公民的宗旨,英特爾還在中國開展了壹系列教育和社區建設服務,為中國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廣泛的科技培訓,為技術條件相對有限的地區的年輕人創造更多的在線渠道,並鼓勵中國的青年學生參與新發明和新技術的國際交流。
同時,作為誌願者,英特爾員工深入社區,推動和諧社區建設,為2007年在上海舉辦的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