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這樣嗎?
飼養和生產過程不無菌,使用消毒劑很正常。
在養牛的過程中,即使是最好的牧場,也無法避免牛身上攜帶病菌。衛生條件最好的工廠,牛奶儲存罐,生產線也可能受到細菌的威脅。因此,為了保證奶牛的健康和乳制品的安全,使用消毒劑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現有的檢測水平下,檢測奶粉中的消毒劑殘留是正常的。
使用消毒劑利大於弊。
媽媽們不要壹聽到消毒液就臉色發白。妳忘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水嗎?國家標準對自來水中含氯消毒劑的限量有嚴格規定,余氯在完全煮沸的情況下也會分解。
奶粉中的消毒劑主要有堿、含氯化合物、碘和碘化物、過氧化物和季銨化合物。它們的殘留物或消毒副產物往往對健康不利,但與致命微生物帶來的威脅相比,使用消毒劑仍然利大於弊。
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以奶粉中的消毒劑——季銨鹽消毒劑為例,通常對人體威脅不大。此類消毒劑對人體的危害主要來自職業暴露或臨床使用,只有藥物中此類物質的濃度較大時,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而奶牛養殖和奶粉加工中使用的消毒劑殘留遠沒有達到這樣的濃度,所以嬰幼兒奶粉中的殘留不太可能危害嬰兒的健康。
來自荷蘭兒童的數據顯示,這些消毒劑殘留物的總暴露量僅占安全攝入量的7%左右。法國兒童的數據顯示,乳制品中的季銨鹽攝入量僅占總攝入量的4%。但是,國內沒有這樣的公開數據。
食品消毒的未來研究和發展方向
對於食品行業,壹方面要強調消毒劑的合理使用,在消毒效果和殘留之間取得平衡。另壹方面,要繼續研發更高效、更安全的消毒劑,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食品科學界可以開展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為風險管理決策提供更有說服力的科學依據。
媽媽們,妳們是願意買壹罐隨時可能被致命細菌汙染的奶粉,還是願意再買壹罐盡管有微量消毒劑殘留但依然安全可靠的奶粉?如果妳說很難選擇,那就喝母乳。但是,冷凍母乳也可能攜帶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