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註定是公司治理和持股的壹年。面對中小保險公司哀鴻遍野的市場,有多少公司有意願和實力接手壹家保險公司?
幸福人壽或許是觀察中小保險公司生存狀況的壹個窗口。
“虧損王”被拋售
6月11日,中國信達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省級以上產權交易所對幸福人壽全部股份進行清倉。從增資到清股權,中國信達對幸福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
中國信達表示,此次轉讓是信達圍繞“突出主業”做出的戰略選擇。此次轉讓幸福人壽股權,將優化資源配置,有效提高信達資本充足率,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本運營效率。
據了解,幸福人壽2018年巨虧6801億元,成為壽險公司中虧損最大的“虧損王”,10年累計虧損近百億元。長期無望的盈利或許會讓中國信達做出如此果斷的決定。
公開資料顯示,幸福人壽成立於2007年6月,註冊資本165438+3億元,中國信達持股50.995%,為控股股東。三胞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億匯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拓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持有14.182%、9.271%、8.185%、7.104%的股份。
如果中國信達出清股權,不僅第壹大股東未來股權占比565,438+0%,第二、三、五、六大股東的全部或部分股權也存在不確定性。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股東持有的幸福人壽股權被凍結或質押。被凍結和質押的股本占幸福人壽總股本的22.46%。如果加上中國信達擬轉讓的565,438+0%股權,幸福人壽的73.46%股權不確定。
雖然並非所有質押的股份最終都會轉手,但像第二大股東三胞集團持有的14.18%股份,最終可能難以避免被“拋售”的命運。為緩解流動性危機,三胞集團實際控制人袁亞非曾提出百億資產瘦身計劃,並計劃陸續出售非核心資產。目前,三胞集團持有的幸福人壽股份已被凍結或質押。
投資和承銷都失敗了。
作為全國性中型壽險公司,幸福人壽實現了全國布局。公司在全國擁有22家省級分公司,244家各級分公司,2018總資產近700億元。目前,幸福人壽是國內唯壹壹家開展“以房養老”業務的保險公司。
然而,與資本雄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幸福生活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成立的前八年,幸福生活壹直處於虧損狀態。
資料顯示,2009年至2014年,幸福人壽凈利潤分別為-2.45億元、-4.5億元、-7.37億元、-791億元、-7.53億元和-3.93億元,6年合計虧損34億元。
隨後,得益於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放開,相當壹部分中小壽險公司走上了資產驅動負債的發展模式。幸福人壽終於在2015年首次盈利,凈利潤3.35億元。
遺憾的是,好景不長。隨著監管政策的調整,萬能險走到了頭,中小保險公司的資產驅動負債模式逐漸走到了盡頭。2016和2017年,幸福人壽業績大幅下滑,兩年凈利潤分別僅為18萬元和0.49億元。
2018年,在壽險業深度調整和資本市場動蕩的影響下,幸福人壽的業務急轉直下,無論是投資還是核保都不起作用,幾乎創下了中國保險公司的虧損記錄。幸福人壽以68億元巨虧成為年度最差保險公司,十年累計虧損97.98億元。
2018年報顯示,幸福人壽投資收益僅為1312億元,較2017年的50.5億元縮水74%。幸福人壽相關負責人將巨虧業績歸因於“2018股權市場下跌,公司股權投資大規模虧損”。巨虧的同時,其當年原保費收入也大幅下滑,從2018的18475萬元下滑至2018的965438+6600萬元,同比下滑50%。此外,幸福生活也面臨著退保增多的困境。2018年,其退保金支出為90.7億元。2065438+2008年6月底,幸福人壽退保率高達21.14%,遠超同行水平。
過度依賴銀保也是幸福人壽面臨的主要問題。年報顯示,幸福人壽2018年度前五大保險產品中,四個主要銷售渠道為銀保。
不僅連年虧損,幸福人壽還曾因資金運用體系不完善、投資團隊人員不足、未按要求進行投後管理等壹系列問題被監管部門出具監管函,處罰總金額達253萬元。
八增資難解決。
通過梳理數據發現,自12成立以來,幸福人壽實施了8次增資,發行了2次資本補充債券30億元,1次次級定期債務4.95億元。
在2011-2017期間,幸福人壽每年都進行增資,尤其是在2016年末和2017年3月的兩次增資中,股東出資近70億元。七年來,幸福人壽註冊資本分別增加至23,654.38+08萬元、27,465.438+00萬元、33.30億元、38.97億元、53,465.438+00萬元、56.30億元、60.654億元。
然而,頻繁的增資並沒有帶來幸福人壽償付能力的大幅提升。2016至2018三年間,幸福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壹直徘徊在監管警戒線,尤其是2016年,其核心償付能力遠低於100%的監管標準。
季度數據中,2016年,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從71.41%降至58.61%,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從139.60%降至105.76438+0%。兩個數據都遠低於監管標準。
在2016年末和2017年3月兩次增資後,幸福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在2017年有所提升,並在2018年三季度維持在107.64%和157.85%的警戒線附近。
幸福人壽2019年1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5.65%,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6.19%,2018年第四季度為93.04%和63.04%。
目前對幸福人壽來說,最大的利好消息是今年壹季度扭虧為盈。財報顯示,幸福人壽第壹季度保險業務收入約39億元,較上壹季度的11億元大幅增長。此外,壹季度還實現凈利潤2.6億元。
但是,這是幸福生活的改造效果還是死路壹條?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勢,金融監管政策的調整,國有資產回歸本源,聚焦主業,有多少接盤者?
保費增速下滑,百億退保頂,炒股激進,被股東“拋棄”,幸福人壽的下壹站在哪裏?我們將持續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