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為p = m (1+rn)/(1+rn)。
其中m是債券的面值,r是債券的票面利率,n是債券的期限,n是等待期,r是買方的預期利潤,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麽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等待期、票面利率和轉讓時的收益率。
1.還款期(期限因素)。債券的等待期越短,債券的價格越接近其最終價值(交換價格)m (1+RN),因此債券的等待期越長,其價格越低。此外,償還期越長,發債企業承受的風險越大,因此債券價格越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是債券的名義利率。債券的名義利率越高,到期收益越大,因此債券的售價也越高。
3.投資者的利潤預期(投資回報率R)。債券投資者的盈利預期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市場利率高,投資者的盈利預期R也會上升,債券價格會下跌。如果市場利率降低,債券價格就會上漲。這在債券發行時最為明顯。
壹般來說,債券的印刷和發行是有間隔的。如果此時市場利率發生變化,即債券的名義利率會與市場的實際利率不同。此時,無法重新調整打印的息票利息。為了使債券利率與市場當前利率壹致,只是債券溢價或折價。
4.企業的信譽。如果發行者的信用程度高,其債券的風險就小,因此其價格就高;而如果信用評級低,債券價格也會低。因此,在債券市場上,對於其他同等條件的債券,國債價格壹般高於金融債,金融債價格壹般高於企業債。
5.供求關系。債券的市場價格也取決於資本和債券供給的關系。當經濟發展處於上升期時,企業普遍需要增加設備投資,於是壹方面因為急需資金而拋出債券,另壹方面又會向金融機構借款或發行企業債券,使得市場資金趨緊,債券供給增加,從而導致債券價格下跌。但當經濟不景氣時,生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會下降,金融機構會因貸款減少而出現資金過剩,從而增加對債券的投資,導致債券價格上漲。當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和外匯管理部門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時,往往會引起市場資金供給的變化,這種變化壹般反映在利率和匯率的變化上,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漲跌。
6.價格波動(通貨膨脹)。當物價上漲步伐輕快或通脹率高時,人們為了保值,壹般會將資金投入到房地產、黃金、外匯等能夠保值的領域,導致資金短缺,債券價格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它反作用於經濟發展。當人們認為政治形態的變化會影響經濟發展時,比如政府發生變化時,國家的經濟政策和規劃就會發生很大變化,從而促使債券持有人制定買賣政策。
8.投機因素。在債券交易中,人們總是想盡辦法賺取差價,壹些有實力的機構會利用其資金或債券進行技術性操作,比如擡高或壓低債券價格,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變化。
二、影響債券投資價值的內在因素
內在因素是指與債券本身相關的因素,債券本身具有六個影響其定價的基本特征:
1.術語。壹般來說,債券期限越長,市場變化的可能性越大,其價格的波動性就越大,投資價值就越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債券價格的波動性越大。當市場利率上升時,票面利率較低的債券價格迅速下降。但是,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它們的升值潛力也很大。
3.提前贖回條款。提前贖回條款是債券發行人擁有的壹種期權,允許債券發行人在債券到期前的壹段時間內,以約定的贖回價格償還部分或全部債務。這壹規定在財務上對發行人有利,因為發行人可以發行利率較低的債券來替代那些利率較高的已贖回債券,從而降低融資成本。對於投資人來說,他的再投資機會有限,再投資利率也低。這種風險應該得到補償。因此,提前贖回可能性較大的債券,其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應該較高,內在價值較低。
4.稅收待遇。壹般來說,免稅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低於同類應稅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此外,稅收還通過其他方式影響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例如,任何壹種折價出售的低息債券都有兩種形式的收入:息票利息和資本利得。在美國,這兩種收入都作為普通收入征稅,但後者可以征稅,直到債券出售或到期。這種延遲說明大額貼現債券有壹定的稅收優惠。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種債券的稅前收益率必須略低於高利率附息債券,即低利率附息債券的內在價值高於高利率附息債券。
5.流動性。流動性是指債券能夠在沒有實際價格損失的情況下快速出售的能力。如果很難以市場價格出售債券,持有人將因債券的可銷售性差而遭受損失,這包括較高的交易成本和資本損失,這種風險也必須在債券定價中得到補償。因此,流動性好的債券比流動性差的債券具有更高的內在價值。
6.債券的信用評級。債券的信用等級是指債券發行人按時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足額支付利息和本金的可靠性,也稱為信用風險或違約風險。壹般來說,除了國債,所有債券都有信用風險,只是風險不同。信用越低,投資者要求的到期收益率越高,債券的內在價值越低。
影響債券投資價值的外部因素
1.基本利率。基礎利率是債券定價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在證券投資價值分析中,基準利率壹般指無風險債券利率。國債在現實中可以算是無風險債券,風險最小,收益率最低。壹般來說,廣泛采用銀行利率,也可以參考銀行存款利率來確定債券的收益率。
2.市場利率。市場利率風險是各類債券面臨的風險。當市場整體利率上升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該上升,從而降低債券的內在價值;相反,當市場整體利率下降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該下降,從而增加債券的內在價值。而且市場利率風險與債券期限有關,債券期限越長,其價格的利率敏感性越大。
3.其他因素。影響債券定價的外部因素包括通貨膨脹水平和外匯匯率風險。通貨膨脹的存在可能使投資者從債券投資中實現的收益不足以抵消通貨膨脹造成的購買力損失。當投資者投資壹種外幣債券時,匯率的變動會使投資者未來的本幣收益遭受貶值損失。這些損失的可能性也必然反映在債券的定價上,這樣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就會提高,債券的內在價值就會降低。
內部因素與債券投資價值的相關性
內部因素對債券投資價值的影響
期限越長,市場價格變動的可能性越大。
票面利率中票面利率越低,市場價格波動越大。
提前贖回規定提前贖回的可能性越高,內在價值越低。
稅收待遇的內在價值越高。
流動性越高,內在價值越高。
發行人的信用發行人的信用越高,內在價值越高。
外部因素與債券投資價值的相關性
外部因素對債券投資價值的影響
基礎利率上升,內在價值下降。
市場利率風險上升,內在價值下降。
通脹水平上升,內在價值下降。
外匯匯率風險投資的債券幣值下降,內在價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