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開導演了327國債事件和長虹配股,操縱東方電子,最後死於銀廣夏造假。
經濟發展:從喧囂到沈寂
1,327國債事件,壹戰必勝國。
“這件事對中國期貨業的影響如此之大,經歷過的人都不會忘記。”說這話的人是廣東德科投資咨詢有限公司CEO鄒建忠,1997之前,他是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簡稱“廣聯社”)的副總裁,327國債期貨合約上那場驚心動魄的打鬥,他至今歷歷在目。
國債期貨熱
鄒建中在1993進入廣聯社的時候,全國剛剛進入第壹次期貨熱潮。最高峰時,全國70%的期貨經紀公司聚集在廣東。1994年整改後,全國600多家期貨經紀公司有壹半還在廣東。廣聯證券交易所是當時國內11期貨交易所中規模最大的。“當時期貨市場的管理非常混亂,證監會還沒有管這壹塊。設立期貨經紀公司,只要在工商局備案就可以開業。”鄒說。
1992年底,上交所率先向券商推出國債期貨交易,6月1993向社會開放,北京商品交易所也率先在期貨交易所推出國債期貨交易。當時由於三年宏觀調控,作為抑制通脹的重要措施,鋼材、煤炭、食糖等商品期貨相繼停牌。再加上股市低迷,大量資金湧向國債期貨市場。從1994到1995,國債期貨發展迅速。
1994 10廣聯所推出國債期貨產品後,客戶蜂擁入市,日交易金額數百億元。鄒把當時的盛況描述為:廣州的銀行突破了業務的門檻,因為廣聯社客戶日均存款在6543.8+0億元左右。
廣聯證券交易所交易的火爆也吸引了不少北方機構和客戶的資金。雖然他們也有很深的背景,與北京上海的主要市場參與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這些機構和客戶都選擇了避開上海和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強大大莊家作為他們的交易對手。
327是個大熱天。
327國債指1992年發行,1995年6月30日到期的三年期國債,總額* * * 240億元。
1994期間,中國面臨兩位數的高通脹壓力,銀行儲蓄利率達到10%以上。自然,很少有人關註固定利率的國債。據鄒建中回憶,年利率為9.50%的國債327到期兌付132元,1994 10個月。但當時國債期貨的市場價格不到116元。為了保證新國債的順利發行,當時國家對已發行的國債實行增值補貼,增值補貼率由財政部根據通貨膨脹指數每月公布,這意味著327期國債到期時要以更高的價格兌付。因此,對通脹率和增值補貼率的不同預期導致市場力量對多空頭寸的分歧。
鄒建中說,1994到10期間,當時公布的保值補貼率是8%,每個月都保持上漲。到12收盤突破兩位數,327國債期貨價格開始直線上漲。從1994到6月1994的110元,漲到1995年初的140元,漲幅超過20%。當時債券期貨保證金的標準定為2.5%,繳納250萬債券可以做壹筆市值6543.8億的交易。20%以上的漲幅,意味著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裏,買方已經獲得了相當於本金十幾倍的巨額利潤!組織每天都在以幾千萬的速度前進,欣喜若狂。當時有這樣壹個小插曲:壹個北方機構的客戶代表早上打電話回北京,要求另辟蹊徑融資,然後在市場如火如荼的時候又做了10萬。但壹個小時後,客戶再次打電話回北京大本營,告訴對方:妳的10萬元不用提了,我這裏剛賺了!
保值與補貼率博弈
從2月初1995開始,市場上就開始傳言財政部將再次提高增值補貼率,327國債以148元兌付。面對傳言,市場出現了尖銳的分歧:國內證券業教父、時任萬國數據總裁管金生認為,三年宏觀調控三大目標之首是控制高通脹,因此不可能提高保值補貼率,財政部也沒有必要為此多支付6543.8+00億元利息,增加財政難度。管金生的觀點代表了當時壹批券商的觀點,於是把所有的錢都押在做空上。
“當時廣聯的客戶中只有少數券商做空,後來只有他們損失慘重。”鄒建中說。
此時,中國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開始堅定地進入市場,但沒有公開的理由。但是,中國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的背景市場是非常清楚的。中國經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財政部直屬事業單位,與財政部在人員、資金、經營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
當時絕大多數的中小散戶和市場上的壹些機構也做多,包括和國開行關系密切的北方機構。當時他們的觀點是短期內通脹肯定不可控,增值補貼肯定會漲,327國債的贖回價格也會漲。2月中旬,誰是敵誰是友的市場邊界已經清晰劃定:滿山遍野的散戶和中小機構跟隨“多頭指揮”,萬國、廖國發高兄弟等壹批機構做空。
2月23日前,多空雙方在147元附近大量增持倉單。當時萬國證券持有200萬倉單,遠遠超出了上交所的規定。327合約每增加或減少1元,萬國的損益將浮動4億元。壹位業內人士後來評論說,其實這個時候,多空雙方都沒有出路,政策的預期差異已經變成了資金的爭奪。
在2.23座燃燒的冰山之間
2月23日,財政部發布公告,上調327國債利率。面值為100元的327期國債按148 50元支付。
當天,多空雙方展開了最後的生死搏殺。上午開市後,多方在國開行的帶領下,以300多萬的訂單將前壹天的收盤價148.21元推至150元。此時空方已經損失慘重。下午開市後,做空主力證券的盟友廖國發終於忍無可忍,正面翻盤,空方空。接近152元,也就是說當天多頭賺了95%以上!當時廣聯社內壹片歡呼聲,公牛欣喜若狂。
廣聯社的北方機構客戶據說此時已經飛回上海坐鎮指揮。按照其當時的說法,下午4點22分,收盤前最後八分鐘,突然出現50萬空單,讓多頭措手不及,期貨價格被打到150元,隨後又有幾十萬人把價格打回148元。這個時候,鄒建忠只看到了廣聯所的價格下跌,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收市前最後壹次,有730萬人的巨量賣單,把價格封在147 50元。這意味著,在幾分鐘內,多頭不僅損失了當天的全部利潤,還損失了至少壹半的本金,交易所內外都傻眼了。事後,北方機構的當事人回憶,當時臉色發白,手腳冰涼麻木,有的甚至當場暈倒。事後統計,萬國在最後八分鐘賣出了1056萬單。
“1056萬口的空單是什麽意思?意味著總市值2100億!當時327的國債總額只有240億,這是史無前例的。”即使在幾年後,鄒說,經歷過這壹事件的當事人仍然害怕,不能接受當時的情景:“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魏害怕得不知道該怎麽辦。不知道最後會有多少人破產!”
收市半小時後,上交所傳來消息:管金生失眼,壹個654.38+0056萬的空單需要52.8億元保證金,萬國根本拿不出這麽多錢。當晚10,上交所根據來自北京的指令宣布最後七分鐘交易無效,當日收盤價為151 30元。如果最後八分鐘交易有效,萬國賺了42億,現在卻變成了虧損6543.8+06億。
很多人壹天之內在身家百萬的暴發戶和負債累累的窮人之間來回奔波。
坐穩江湖。
從1994開始,但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327國債增值和補貼在最後壹刻公布。當時,萬國的壹位銷售經理說:“證券公司的不公平競爭是最大的問題之壹。像中經開這樣的公司,在國債期貨上幾乎沒有虧損,壹直在賺,靠的是信息。”國開行的特殊地位不可避免地讓市場詬病:當時國開行董事長剛剛從財政部副部長的位置上卸任,總經理是財政部綜合司司長。
2月23日,壹天的瘋狂讓管金生和萬國付出了沈重的代價:管金生因貪汙、挪用公款被判處17年有期徒刑,“證券王國”萬國損失14億元,損失慘重,不久後被申銀重組。327事件也讓剛剛起步的國債期貨半途而廢。當年438+07年5月65日,中國證監會
當時上交所也飽受詬病。為什麽它不控制它的位置?為什麽會有200萬甚至上千萬的海豹?事後,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魏離職。鄒建中說:“上交所內部控制存在壹些問題。沒有足夠的保證金,電腦怎麽下單?魏就栽在這上面了”
仲景凱當天雖然也違規了,但毫發無損。經過這壹戰,幾個實力強大的對手被消滅,羽翼漸長。後來廣聯社的北方機構身價幾千萬。壹些人告別了期貨市場,甚至成為當地知名的實業家。這些人對七年前發生的事情仍然諱莫如深。本報記者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