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學教授阿伏伽德羅提出的分子假說並沒有得到重視,更談不上得到認可。由此產生的嚴重後果是當時大多數化學家都沒有預見到的。
在1860之前的近半個世紀裏,由於不承認分子是以自由狀態獨立存在的最小粒子,也不承認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所以全世界的化學家都對原子和分子感到困惑。當時化學家所依賴的確定原子量的工作也陷入了困境,氧或氫常被視為確定元素原子量的相對標準。因為它們不被認為是雙原子分子,所以如果用物理方法如蒸汽密度法來測定原子量,數值必然會加倍。如果原子量不能準確確定,分子組成自然也就不能確定。每個化學家都有自己的壹套元素符號和化學式,以至於在著名化學家凱庫勒寫的教科書中,醋酸的化學式爭奪多達19。這種混亂的局面讓很多著名的化學家甚至懷疑原子量是否可以確定,原子量是否真的存在。這其實是在質疑原子論。這樣混亂的化學如何繼續發展?
為了結束這種混亂局面,統壹大家對元素符號、原子量、化合價和化學式的認識,凱庫勒等人發起了壹次國際化學家會議。會議於9月3日至5日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召開,1860,主要來自歐洲國家的140名化學家參加了會議。經過激烈辯論,會議未能達成統壹意見,只好作罷。但在會議結束時,會後分發了壹本名為《化學哲學課程概要》的小冊子。正是這本小冊子,讓問題豁然開朗,迅速統壹了大家混亂的認識。化學家們終於明白,阿伏伽德羅的分子假說是扭轉這種混亂局面的唯壹鑰匙。這本小冊子的作者是意大利化學家尼察羅。
集科學家和革命者於壹身。
科內紮羅1826年7月26日出生於意大利西西裏島壹個高管家庭。他在中學學習很好,其中算術獲得了壹枚金牌。15歲時,他完成了中學教育,按照當時的興趣進入了巴勒莫大學醫學系。起初,他對所有的科目都感興趣。後來,由於巴黎科學院院士和生物學教授弗德拉的影響,他迷上了生理學。在弗德拉的帶領下。他研究的第壹個課題是輸入神經和輸出神經的區別。
在65438年至0845年在納布盧斯舉行的科學家大會上,他關於神經系統研究的論文受到了代表們的好評。在那個時候,學習生物學,化學實驗是必要的。但是醫學系的實驗條件極差,所以科內紮羅不得不時不時去老師家做實驗,還在自己家裏建了壹個簡易實驗室。實驗不僅培養了他對化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讓他發現了自己化學知識的不足。從那時起,他的興趣從生理學轉向了化學。
就在這時,巴勒莫大學遇到了麻煩,而科內紮羅是壹名活動家,因此他被迫離開了學校。弗德拉對此感到非常遺憾,於是他把科內紮羅介紹到比薩大學深造。在比薩大學,化學教授皮裏亞是壹位學識淵博、聲望很高的教授。到學校後不久,Cornicharo被Piria發現為實驗中的天才少年,並任命他為自己在實驗室的助手。為了獲得更系統的化學知識,Cornicharo為Piria教授準備了課堂實驗,並堅持聽Piria開設的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課程。實驗和講座相輔相成。僅僅三年有計劃、有系統的訓練,就讓康尼切羅成為了壹名基礎知識紮實、實驗技術精湛、學術思想燦爛的化學家。
鄉愁讓科內紮羅告別了心愛的老師皮利亞,在西西裏革命運動蓬勃發展的1847年夏天回到了巴勒莫。康妮·羅查壹回到巴勒摩,就投身於革命運動,並像他的老師弗德拉壹樣成為革命運動的中堅力量。1848年月,西西裏反對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二世的武裝起義正式爆發,這是1848年波瀾壯闊的歐洲革命的壹部分。經過激烈的戰鬥,起義軍把斐迪南二世趕出了西西裏,建立了臨時革命。戰鬥中,科尼切羅作為炮兵指揮官贏得了群眾的信任,當選為西西裏議會議員,景被任命為眾議院秘書。好景不長。那不勒斯國王集結了周圍幾個封建王國的軍隊進行反擊。1349年4月,進攻西西裏全島,起義失敗。在參加了最後壹次抵抗後,科尼切羅不得不流亡法國。復辟王朝宣布,包括科尼切羅在內的12起義領袖被判死刑,科尼切羅暫時不能回到家鄉。
在法國流浪的半年時間裏,他仍然抽空考察了裏昂等地的化工企業,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經皮裏亞和法國化學家卡胡爾介紹,來到法國化學教授謝的實驗室工作,在那裏認真開展有機化學實驗研究,充分了解當時有機化學發展的新進展。
當時,意大利被分成八九個小國。雖然科內紮羅暫時不能回到家鄉西西裏,但他還是想回到意大利,回到壹個離家鄉更近的地方。這個時候,意大利北部有壹個叫皮埃蒙特的國家。1848年,支持西西裏起義,對科內紮羅等革命者十分敬重。1851年,皮埃蒙特* * *聘請科內紮羅擔任當地技術學院的物理、化學和數學教授。他到學院後做的第壹件事是建壹個化學實驗室。因為他已經充分認識到,沒有化學實驗室,就不可能創造科學成果,培養科學人才。正是在這個學院裏,他在有機化學方面有了壹個重要的發現:芳香醛和堿液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和醇。這在教科書中被稱為科內紮羅反應。這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1855年,皮埃蒙特最著名的大學——熱那亞大學聘請他為化學教授。在繁忙的教學之余,他系統而深入地考察了理論化學的發展和問題,《化學哲學課程總結》是他這壹時期的科研成果。
1860年4月,西西裏農民再次起義,包括科尼切羅在內的革命戰士陸續回到西西裏。斐迪南二世再次被趕出西西裏,科尼切羅回到家鄉11,成為西西裏國家特別委員會的壹員。然而,在這個時候,科尼切羅並沒有忘記他的科學生涯,在革命工作非常繁忙的9月,他仍然趕往安德宇卡爾斯魯厄。在讀了他的小冊子《化學哲學課程概要》後,大多數化學家從此理解並接受了阿伏伽德羅的分子假說。34歲的科內紮羅也是公認的理論化學權威。
科內紮羅從德國回來後不久,西西裏的那不勒斯王國與皮埃蒙特王國合並,形成意大利王國,到1870年,意大利翡翠王國統壹了整個意大利。在這場完成國家統壹的革命中,科尼查羅除了科學研究和教學之外,還以極大的熱情從事社會和政治活動。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當時傑出的政治活動家。
意大利統壹王國的首都在羅馬。新政權建立了中國最高學府羅馬大學。壹群最優秀的意大利學者聚集在這裏。當然,科尼切羅是第壹個當選的。1871年,他來到羅馬大學擔任化學教授。在羅馬,他壹方面從事教學工作,為意大利培養了壹批優秀的化學家,另壹方面又從事有機化學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此外,他還是議會議員、意大利王國副議長、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家財政委員會成員,為建設統壹的意大利做出了傑出貢獻。
演示原子和分子理論
他說,簡而言之,科內紮羅通過研究化學史論證了原子分子理論。他的方法充分體現了邏輯和歷史的統壹。科內紮羅在熱那亞教授理論化學時,發現了不承認阿伏伽德羅的分子假說所造成的困惑。面對這壹困境,他首先研究了道爾頓的原子論、阿伏伽德羅的分子假說及其實驗基礎。通過這種歷史考察,他認識到了爭論的癥狀。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掌握更多的化學事實。為此,他還考察了貝澤留斯的電化學二元論和杜馬對它的批判,總結了杜馬等多位化學家所做的與分子理論相關的工作,並沿著歷史線索對化學理論和壹些測定方法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他解決了以下大家關心的問題:
1.著重指出阿伏伽德羅的分子假說是蓋·呂薩克氣體結合定律的自然結論,說明分子假說是有根據的。
2.壹些化學家不接受阿伏伽德羅的分子假說的壹個重要原因是他們過於依賴貝澤裏烏斯的電化學二元論。有機化學中鹵素取代氫的實驗事實恰恰證明了電化學二元論是不完整的。
3.解釋如何根據分子假說用蒸氣密度法計算分子量。同時,他用氣體密度來確定氫、氧、硫、氯、砷、汞、溴等簡單物質和水、氯化氫、醋酸等化合物的分子量。
4.在分子量測定的基礎上,結合分析化學數據,提出了壹種合理的原子量測定方法。阿伏伽德羅假說與杜隆-珀蒂定律之間的關系也得到論證。這個定律是法國物理學家杜隆和佩蒂特在1818中通過關於固體單質熱容量和原子量關系的實驗推導出來的。
5.指出當量不同於原子量,原子量是原子參與化學反應的定量單位,當量與原子價的乘積是原子量。
6.根據大量的實驗數據證明,無論是無機化學還是有機化學,原子量都只有壹套。化學定律同樣適用於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
7.確定了化學式的書寫原則。
康尼切羅解決的這些問題澄清了許多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為原子-分子理論的確定掃清了道路。他的上述觀點是《化學哲學課程概要》小冊子中所陳述的主要內容。
像他的小冊子壹樣,Cornichello的工作得到了同事們的高度贊揚。和門捷列夫壹起發現化學元素周期律的德國化學家邁耶,在參加完卡爾斯魯厄會議回家的路上,讀了這本小冊子。他感慨地說:“我很驚訝,這篇短短的論文把爭論中最重要的幾點解釋得如此清楚。眼前的屏障似乎已經剝落,許多疑惑煙消雲散...這要歸功於科內紮羅的小冊子。”
康尼查羅的合理論述把原子論和分子假說納入了壹個協調的體系,因此原子論-分子論被化學家們所接受。原子分子理論的建立直接導致了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和有機化學體系的建立。
科尼切羅對化學發展的巨大貢獻使他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皇家學會選舉他為會員。1872年,英國皇家學會授予他第壹枚特別法拉第勛章。1906為了慶祝他的80歲生日,國際應用化學大會在羅馬召開。會上,科尼切羅被授予象征真理傳遞的比利特雕像。1910年5月10日,84歲的科尼切羅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