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成都報道,當商業地產成為房企競相進入的領域,大量商業綜合體湧現,不僅影響了城市景觀,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如今,越來越多的綜合體成為城市某個區域的標誌性建築,壹種所謂的“綜合體生活”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常態。然而,當建築與生活緊密相連時,商業地產真的能承擔起解構生活方式的重任嗎?
近日,中國建設報中房記者走訪了由中遠地產(
天津、成都報道,當商業地產成為房企競相進入的領域,大量商業綜合體湧現,不僅影響了城市景觀,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如今,越來越多的綜合體成為城市某個區域的標誌性建築,壹種所謂的“綜合體生活”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常態。然而,當建築與生活緊密相連時,商業地產真的能承擔起解構生活方式的重任嗎?
近日,中國建設報中房記者走訪了由中遠地產(中遠萬和公館遠洋壹方)控股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分別位於北京、天津、成都的三個商業地產項目,通過采訪發現,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商業地產領域,如何根據城市和區域的特點以及目標客戶的消費需求進行精準的規劃、設計和定位,將對項目後期的成功運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遠洋商業地產項目將盡可能位於相對核心的城區,以適應當地市民的消費習慣,並將繼續探索社區商業的發展模式,成為社區人民的朋友。”165438+10月28日,遠洋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福順接受記者采訪。
在“快和慢”之間改變節奏
現在的商業綜合體項目通常規劃有住宅、寫字樓、酒店、購物中心、電影院、餐飲等板塊,集居住、辦公、休閑等功能於壹身。如何將工作中的“快節奏”與生活中的“慢享受”有機結合,是壹個商業綜合體項目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
“很多地產商涉足商業地產開發是不得已而為之,很難拿到簡單的住宅用地。”王福順表示,目前,中遠地產在商業地產領域的發展戰略已經確定,集團內部確定了“431”戰略:商業地產占40%的資產,提供30%的利潤,貢獻10%的營業額。
根據確定的商業計劃,未來遠洋地產每年推出並運營的商業項目平均體量不低於20萬平方米,2065,438+03 ~ 2065,438+05年將新增商業地產50萬平方米,2065,438+07年後將持有商業地產200萬平方米以上。
正是根據這個規劃,中遠開始推出自己的商業地產品牌。“未來廣場”是中遠地產正在打造的商業品牌之壹。它的英文名“We Life”與中文名諧音,也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品牌的內涵:致力於社區服務,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
在天津海洋未來廣場,記者看到,雖然只是試營業,但商場內人頭攢動,不少消費者帶著家人在附近閑逛。許多餐飲店擠滿了平等的食客。“我們的定位是服務半徑3到5公裏的周邊人群,為他們提供壹個家庭消費休閑中心。”天津遠洋未來廣場項目負責人翟偉告訴記者,為了實現目標,這個天津商業市場的新兵在建築設計和品牌引入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努力營造舒適、便捷、新穎和清爽的感覺。
作為“慢生活”的代表城市,成都的商業地產發展不容忽視。在這個人們擔憂商業地產泛濫的城市,中遠地產與太古地產聯手打造的成都大慈寺文化商業綜合體項目,堅持自身特色,讓進入項目的消費者“慢了下來”。
據中遠地產副總經理、成都贛豪置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雷介紹,大慈寺項目將力爭成為繼寬窄巷子、錦裏之後,成都的“第三張名片”。“我們的項目將依托靠近大慈寺古跡和川西建築風格的優勢,讓以地鐵、公交等便利交通聚集的消費者進入項目後放慢腳步,細細品味弄堂裏的悠閑購物。”陳雷說。
讓建築成為“伴侶”
對“地標”建築的追求,讓很多商業地產項目成為了“新奇”的代名詞。如何在建築形式上創新,是項目業主面臨的難題。
然而,當商業綜合體越來越成為消費者的休閑娛樂場所和家居客廳的延伸時,建築就不僅僅是壹個個體的存在,還需要與地域環境和人們的生活融為壹體,甚至成為他們不可分割的“伴侶”。
位於北京CBD東部的遠洋國際中心二期,是壹個尚未投入使用的項目。目前主體已經完成。這座建築的特點是其設計靈感來源於百褶裙。通過編織設計幕墻,營造建築與城市的互動感,適應CBD的商業氛圍,使其成為社區的互動平臺。在北京遠翔房地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艾倫·吳(allen wu)看來,建築設計為其後續的招商工作增色不少。目前購物中心的租賃意向已經超過85%,未來將首次有超過70%的品牌店進駐CBD東區。
成都大慈寺項目的開發建設或許更能說明建築融入城市理念的重要性。
作為政府邀請開發的重點商業地產項目,項目在規劃設計階段就壹直考慮如何與大慈寺古建築群和諧相處。
“我們努力用創新的現代設計方法詮釋傳統四川建築的特色,我們決心繼承和激活周邊的古建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陳雷表示,作為合作項目,成都大慈寺項目有明確的分工。“遠洋在開發建設階段占優勢,太古在運營管理階段占優勢。”該項目包括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三種業態,其中“成都海洋太古裏”作為“低密度、開放式街區購物中心”,希望成為市民親近自然、與親友相聚交流的場所。
“項目所在地塊內的6處古建築可適當恢復再利用,相鄰的千年古剎大慈寺將為項目增添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陳雷詳細講述了該項目的設計過程。“無論是街道的長度和寬度,還是業態的布局,我們都精心展示了各種細節,以吸引享受這種環境的市民。”
據悉,項目開業後,市民可以穿梭於小巷、院落、廣場之間,體驗300多種不同的商業業態。該項目結合了大慈寺古建築的歷史特色和現代購物中心的簡約特色,將為成都打造壹個兼容傳統文化和時尚的城市新地標。榮獲2012MIPIM Asia Award“最佳城市更新項目”銀獎。
“事實上,在眾多品牌房企紛紛進軍商業地產的背景下,離岸商業地產項目的遍地開花將面臨嚴峻挑戰。這種挑戰不僅來自同齡人,也來自妳自己。”業內人士評論遠洋運輸在張之路商業地產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