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說起關羽,當我們踏進永樂宮,登上鸛樓,我們都會為自己是運城人而自豪。
然而,當我們走進上海、深圳、溫州,我們會感嘆自己是壹個在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壓力下的運城人。運城,曾經5000年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壹,為何突然落後了?與其他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我們缺少什麽?
運城缺的應該是新時代的商業思維和先進理念。因為壹個地方的落後,不僅僅是因為環境、政策、資金、項目等。,還因為當地人的思維和觀念落後於時代的步伐。
1,老套的“地主觀念”無法更新。
我們運城人好像很團結,我們也稱之為“很團結”。只要妳是外地人,妳在運城很難發財!除非妳在這裏夾起尾巴做人,否則妳可能還有命。不然我就把妳當“野蠻人”、“陌生人”揍壹頓,尤其是“收拾”這種人,讓我看到運城七大姑八大姨都齊上陣了。結果80年代溫州人和南蠻子滿城都是,今天找不到了。杜愚市場的溫州街被和平街取代。因為我們運城的“地主”好客不起來,“客人”只好飛走了。不是運城地方太小,而是運城“地主”的心胸太小,海納百川。我們不能容忍比我們強的外地人來這裏發展,只能容忍“妳不如我”的現象。像武大郎用人,只能越來越小,越來越落後。
從發展的角度看,移民越多,發展越快。就深圳而言,深圳有幾個真正的人才,但都是外地人在為深圳的繁榮不懈努力!深圳人對外地人存在的觀念是:“妳發財我發展。”運城人的觀念是:“妳賺了我的錢,我放了妳的血。”如果不解放這種排外的觀念,靠運城人單打獨鬥,激活當地市場的難度更大。
2.現代企業家嚴重缺乏。
中國市場經濟初期,不僅孔雀東南飛,麻雀也走了。以人才為分水嶺,造成了中西部和東南部的差距,運城也不例外。目前我們不僅是人才短缺,更重要的是現代企業家資源嚴重短缺!
改革開放初期以來,我市不少民營企業靠自己的勇氣和機遇完成了最初的初始資本積累,其中不少企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成功並不代表成熟:當企業達到壹定規模後,由於經營者自身素養、管理知識、家族式管理和現代營銷理念的限制,難以駕馭,導致管理專制,市場運作盲目,決策隨意,企業缺乏凝聚力,很難再出現壹個80後、90後。
企業家是壹種品質,不是壹個職位。每個企業都有廠長、經理,但不壹定是企業家;但是好的企業壹定是因為有企業家!
市場變了,企業的經營機制也變了。時代變了,企業家的素質也變了。運城的發展,不僅需要有膽識、足智多謀的企業家,更需要壹大批能夠立足運城、放眼全球的現代企業家,更需要能夠“造就”企業家的孵化器!
3.缺乏做領導的勇氣和魄力。
哪個企業是這個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哪個企業就是贏家,就是這個行業的市場主導者。比如我們市的彩印行業,在國內市場可以稱得上是佼佼者,在行業內可以稱得上是佼佼者。如果我們向前邁出壹大步,先為彩印行業制定壹個標準,我們就能成為這個行業的引領者,全力推動運城的經濟繁榮。
在市場經濟中,誰占據了40%以上的市場份額,誰就擁有了話語權和勝算。比如溫州打火機的產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九之多,所以會牢牢占據這個行業的頭把交椅。我們運城的棉拖鞋制造業和果脯業完全可以聯合起來,走集約化、集團化、規模化的道路,打造自己的抗風險聯合艦隊,共同進入市場。這不僅可以擴大市場份額,還可以降低生產和流通成本,為運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要形成這樣的規模經營,需要壹批市場領導者。只有在這個行業裏有感召力、感召力、領導力的人,才能擔當這個重任。運城人的舊觀念是賣石灰的羞於賣面,同行是冤家。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首先要繁榮區域經濟,變賣面粉和賣石灰的油水關系為魚水關系,與外界共同成長,把運城產業的市場蛋糕做大。
作者:221.204.126。* 2005-3-17 21.46回復此發言。
-
2運城人缺什麽?
4.營銷力不足。
我們運城人在企業經營中普遍存在重生產,輕包裝,無營銷的觀念。生產出來的產品樸實厚道,質感好,成本高,費了不少功夫,卻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市場經濟下的營銷理念是:誰擁有流通渠道,誰就擁有市場;誰擁有了市場,誰就擁有了這個行業的王牌。我們運城人要馬上行動起來,高舉營銷創新大旗,搶占流通渠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壹支能打仗的營銷大軍。就我市現狀而言,商學院和學院每年最多能培養三五百名營銷人員,很大壹部分壹出校門就飛走了。社會上專門為成人設計的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短期培訓班很少,遠遠不能滿足運城企業走出去的需求。如果不能培養自己的營銷人才,那就要等到營銷實力強的企業在市場上吃夠了。
隨著中國入世步伐的加快,整個市場形勢將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也可能在壹夜之間失去原有的產品競爭優勢。特別是我市各企業營銷人員原有的知識結構和應對全球營銷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新的需求。如果不能警示自己這種情況帶來的威脅,就只能疲於應付未來新的競爭。目前,我們迫切需要更新內部營銷人員的營銷觀念,充實新的競爭能力,了解國際市場動態,高效發揮我們的核心優勢。
市場經濟下的運城要發展,就要培養和“孵化”壹批國際化的營銷人才,他們有才能,敢到世界各地去為運城企業擠、搶、占、贏市場份額。
5.缺少包裝工和顧問。
運城紅富士以51斤的價格賣給商家。被深圳人包裝後,不僅外觀漂亮,還有品牌,突然就以四塊錢壹斤的價格上了超市!這壹塊五到四塊錢之間是打包人的功勞,是市場運作理念的體現!
壹個鮮為人知的Winstone,30萬起步。經營了壹段時間後,成為上市公司,並被聯想加入。
幾條普通的松緊帶,經過這樣的組合,再經過廣告商的包裝,就成了壹個背部很好的品牌,銷量翻倍...
這是打包工的工作!
而在運城,我們缺少深圳認養、藍活、北京葉茂中這樣的大牌包裝商,所以我們的產品和企業都那麽“土”。
另外,運城缺少企業咨詢機構、企業診所、企業健康顧問、企業家沙龍。因為沒有企業導師,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不敢大膽前行。
6.缺乏創新學習。
創新意味著領先、獨特、新的競爭手段和競爭優勢。浙江人發展到現在的大產業、大市場,與浙江人在改革開放初期對機遇的把握是分不開的。當初浙江人因為生計所迫,背井離鄉,沿街叫賣。浙江人在走遍千山的同時,也走遍了全國,在小商品市場上穩穩地占有了壹席之地。有了流通渠道後,浙江人敲鑼收鼓,回到根據地,建設市場,自己轉型做商人,經營規模越來越大,形成了小商品聚散之地。這種伴隨著浙江人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起來的產業,只能永遠學習,永遠落後,步別人的後塵。
過去的城市化和現代化確實是市場化和工業化的產物。城市以人和物為對象,但人和物流聚集又分散。然而,現代城市的發展趨勢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化以信息為對象,不是大規模生產工業產品,而是生產信息,聚集和分散的目標變成了信息流。人們逐漸向城市邊緣移動,物流不再中轉,形成點對點的直線溝通。因此,在這個階段建設市場時,我們必須站在全球營銷的高度,充分利用最先進的電子營銷渠道,以全球最低的價格組織最好的供應,流通到附加值最高的地區。如果壹個市場的建設沒有考慮到它的信息聚集和分散功能,那它絕不是壹個能適應新時代的現代市場,它會在短時間內被淘汰。因為衡量壹個城市、壹個市場是否先進的硬性指標是信息化的應用程度。
在我們運城經濟的發展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政府大張旗鼓地為民營企業送行,壹路為市場企業家開綠燈。希望運城的每個人都能抓住這個機會,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