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為欺詐風險存在於業務流程的每個環節:投資、財務、采購、銷售、物流都是高風險領域。不同行業、不同產品、不同管理模式或企業文化、不同時期的欺詐風險發生強度在每個商業周期中也是不同的。
2.簡而言之,所有業務環節中欺詐風險的發生概率都會不斷變化和轉移。長期以來,金融和投資業務壹直是欺詐的高風險領域;當企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采購環節也成為舞弊的高發領域。
3.然而,隨著管理者對財務、投資和采購管理控制的不斷加強,以及壹些企業為防範采購欺詐風險而采取的各種措施,相當壹部分供應商被迫只能通過加強內部管理來占領和鞏固市場,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進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4.采購過程中的欺詐風險已逐步得到控制。根據筆者長期從事內部審計的經驗,在當前形勢下,尤其是在制造業,舞弊風險已經開始向銷售環節轉移。眾所周知。在產品高度同質化和市場競爭激烈的條件下,銷售環節對於實現其經營目標的關鍵作用越來越明顯。
5.擴大市場份額,提高銷售額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企業所有的投資戰略分析和年度財務計劃都是從市場銷售預測的確定開始的。企業的經營管理非常清晰。沒有銷售,就沒有生產經營。銷售是企業運營的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