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1日,銀監會發布人身保險負面清單,要求審慎規範公司產品開發經營行為,防範人身保險產品風險,依法合規開發銷售保險產品,更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2022年版)第41條、第42條使用黑體字,劍指全壽險兩大亂象:
第壹,保額增加比例超過定價利率,這是嚴重的誤導危害。
以號稱復利有效保額增長3.8%的終身壽險為例,看看復利加持下的有效保額有多強大,世界第八大奇跡。
先看定義:
意味著有效保額每年會增加3.8%復利,合同表述真的沒問題。
看角色:
是指死亡賠償金在現行價格、有效保險金額、基本保險金額*繳費系數中取最大值。
那麽我們都知道終身壽險現價上漲幅度限制在3.5%,有效保額上漲3.8%。是不是總有機會超過現在的價格?以現在的價格,賠死比退保值得嗎?
如果妳這樣想,那是不是太年輕太單純了,有些時候娜?Ve。
因為給妳105年復利,有效保額的初始值低,永遠趕不上保單的現價。之前總有混混死抱著這壹點不放,口口聲聲說我講話沒論點。好了,論點來了。
以654.38+0萬的0年期批發繳費為例,利多多的基本保額為745.600,有效保額在745.600的基礎上每年遞增3.8%。這裏我剪了兩張圖。妳可以清楚的看到,從0歲到105歲,有效保額的價值壹直小於當年的現價。105歲保單現價36790100;有效覆蓋率為36,060,465,438+00。直到106周歲,有效保額比現價多2000元。
其實從官方利益演示表的死亡賠償金壹欄就很清楚了:恢復第四個保單年度的現價後,死亡賠償金壹直等於當年的現價。換句話說,現金價值壹直是三者中最大的。
有效投保的噱頭,不僅僅存在於利多。無論是復利3.6%還是3.8%甚至橫琴保額復利4.2%的產品,壹個算壹個,都是用這個套路。不信邪的人可以把市面上所有的增量壽險都算進去,但是如果在105歲之前有壹個保額能超過現在的價格,我就輸了。
因為只要基本保險的評級足夠低,4.2%的復利還是會讓妳的後半生都跟不上現在的價格,這是精算師持有的。對於這種營銷噱頭,監管終於看不下去了。
二是終身壽險險種設計增加不合理,存在變相突破定價利率的風險。
早在去年,寶叔就撰文警告,壹些經紀公司、保險公司又出新套路。
以最具代表性的明愛至尊為例。具體規則是:繳費期滿後,可以無限期加保。加保險需要壹次性付清之前欠的所有保費,但不收利息。
這裏用的是錢的時間價值,因為前幾年交的保費都拿在手裏,沒有交給保險公司。換句話說,保險公司建議妳提高白嫖的當前價格,這就有了套利的空間。
按照這個規律,顯然,如果延長繳費年限,那麽在繳費年限的最後壹年增加保險,然後在年底退保,就可以獲得最高的收益。但是世界上有免費的午餐嗎?
該產品最低保費2000,我直接以30歲女性繳費10年的限額操作,最後壹年加98000,累計總保費10萬為例計算:
加入保險後第十個保單年度末可以獲得1209638元,IRR=17.83%,相當於單利20.76%。這樣的收入如果支付給投保人,精算師被拉出去槍斃也不為過。
推出這種短期高收益的產品,逼迫投保人做長風險、做短風險,顯然不合邏輯,容易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基於保險公司的精明,最後真相只有壹個:這是營銷套路。
我搜索了整個保險條款,但是沒有提到保險範圍的規則和限制。為此我特意致電了這家保險公司的客服,得到如下回復:保額是壹項特殊的保障規則,不會體現在產品說明書、保險說明書和保險合同中。後面能不能加保險,要看我們當時適用的保障規則。
妳明白嗎?保障規則與監管備案條款不同,保險公司有權隨時更改。我是想通過“加保險”這種噱頭把妳哄進去。10年後誰能承諾什麽?到時候我把保險通道關了,妳們投保人投訴怎麽辦?
所以,我認為,這是壹個代理人和保險公司勾連的營銷騙局。其目的是利用“加保險的噱頭”來培養市場上小額理財保險的購買習慣,目標人群是需要強制儲蓄的普通工薪階層。大部分工薪家庭壹年能拿2000,10年鎖定壹次買自行車摩托車的機會。這樣的銷售詞能直擊人心。但是交費到期,不需要監管,保險公司會告訴妳:對不起,親愛的,我們的保險通道去年就關閉了。謝謝妳的理解。再見。
這種用心無疑是險惡的。對於購買了該產品的人來說,失去了寶貴的時間,失去了通過配置真正的高收益理財保險產品來獲取收益的機會。
但最致命的壹點:監管機構認為目前提高終身壽險的減保比例不合理。
眾所周知,所謂的增額終身壽險的現價彈性,就是通過無限減額來實現的。事實上,在大多數線下場景的營銷中,增加的壽險往往被包裝成“封閉期5年”的活期存款。說白了,這是壹種變相的長期風險和短期。從監管的角度來看,明顯存在流動性風險。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呢?限制任意降低保險。
根據我這幾天和各個供應商的溝通,我得出的結論是,目前在售的全壽險熱銷增量都是不合規的。下個月大概率停售,然後重新上報審核。
不少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終身壽險在繳費期間不允許減少保額,未來保額減少的比例不超過現金價值的20%。
這樣,增加終身壽險的所謂“流動性”,基本上就相當於被閹割了。從補充養老的需求出發,預定利率為3.5%的終身壽險,從內部收益率和現金流水平來看,會被同樣的3.5%年金保險爆破;從資產隔離的角度來看,未來保險的減少不應超過20%的限制,這也使得各方風險期過後快速套現的操作成為泡沫。
寫在最後
總之,終身壽險的購買價值將在這壹波中受到重創。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考慮上車。明天或後天,我計劃全面計算當前線上線下銷售的終身壽險,給出綜合繳費年限、現價回報時間、IRR、附加險是否寫入合同等多維度的評估結論。
延伸閱讀:
終身壽險,這是壹件大事。銀監會“負面清單”出爐!
年金保險的深層解構與終身壽險收入增長機制
終身壽險的資產隔離功能是騙人的?巧妙的謊言往往隱藏了壹半的真相!
增加終身壽險還是年金保險?呼喊和猶豫
增加終身壽險的終極騙局:無限保單貸款娃娃
2022年2月11日,銀監會發布人身保險負面清單,要求審慎規範公司產品開發經營行為,防範人身保險產品風險,依法合規開發銷售保險產品,更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2022年版)第41條、第42條使用黑體字,劍指全壽險兩大亂象:
第壹,保額增加比例超過定價利率,這是嚴重的誤導危害。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