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價格=債券面值/(1+市場利率)年+σ債券面值*債券利率/(1+市場利率)年。
債券發行價格以債券存續期內各期的利息現金流和債券到期支付的面值現金流為基礎。
債券發行價格是債券投資者認購新發行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格。實踐中,發債時通常先確定期限和利率,再根據當前市場利率水平微調確定實際發行價格。
壹批債券的發行不能在壹天內完成,認購者應在不同時間購買同壹只債券。可能面臨不同的市場利率。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保證債券的順利發行,需要不斷調整債券的利率和發行價格。
壹般來說,當市場利率水平發生較大變化時,改變利率;當市場利率水平相對穩定時,對發行價格進行微調。有時利率變化和發行價格微調壹起使用。
總之,投資者認購200元面額新債券的實際支付價格可以是200元、199元或198元、201元或202元。
因此,票面利率和市場利率的關系影響著債券的發行價格。當債券票面利率等於市場利率時,債券發行價格等於面值;當債券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時,企業如果仍按面值發行就無法吸引投資者,所以壹般需要折價;另壹方面,當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按面值發行債券,會增加發行成本,因此壹般會溢價發行債券。
實際操作中,根據上述公式計算的發行價格壹般是確定實際發行價格的依據,還應結合發行公司本身的信譽。
決定債券發行價格的基本因素如下:
1,債券面額
債券的面值是債券市場上標明的金額。企業可以根據不同認購人的需求,將債券的面值多樣化,包括大面值和小面值。
2.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壹般來說,企業應根據自身的信用狀況、公司的承受能力、利率變化趨勢和債券期限長短來決定選擇哪種利率形式和利率水平。財富人生
3.市場利率
市場利率是衡量債券票面利率的參照系,也是決定債券價格是按面值發行還是溢價發行、折價發行的決定性因素。
4.債券期限
期限越長,債權人的風險越大,他們要求的利息報酬越高,發行價格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