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弗林特招聘了剛剛被美國收銀機公司(NCR)解雇的主管經理T. thomas T.Watson負責這項業務。沃森出生在壹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今年40歲,思維敏捷,能力出眾。他17歲開始挨家挨戶推銷縫紉機,被三十多歲的NCR老板帕特森看中,慢慢爬到公司二把手的位置。帕特森是美國商業史上公認的“現代銷售之父”。沃森在他身邊工作了18年,學會了壹整套商業銷售的策略。後來因為“功德高”,被老板踢出了門。
沃森上任,手下全是嚼煙葉的人,只賣屠夫秤和咖啡研磨機。他用“思考”的口號激勵員工,培養企業團隊精神。前四年,公司收入達到200萬美元,業務擴展到歐洲、南美和亞洲。沃森真的很討厭CTR,壹個“混雜”的名字。幾經周折,他終於把公司的名字改成了壹個華麗的名字——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縮寫為IBM。
二戰的爆發,不僅讓IBM在美國大蕭條的蕭條中挺了過來,也讓公司高速擴張。戰爭期間,沃森與美國國防部簽訂合同,制造大量機槍、瞄準鏡、發動機等軍火。公司三分之二的新工廠投入軍需品生產,產能翻了三倍。1945年,公司員工2萬人,銷售額飆升至140萬。同時,戰爭也讓IBM第壹次進入計算機領域。
1944年,沃森投資1萬元,派出4名工程師協助海軍軍械局的H.Aiken博士在哈佛大學成功研制出著名的“MarkⅰI”計算機。markⅰⅰ屬於電磁計算機,又稱“自動順序控制計算機”,由3000多個繼電器組成。該機長約15米,高2.4米,自重達到31.5噸,運算速度為每秒1次。但這臺機器誕生不久就成了“昨日黃花”,用電子管組裝的ENIAC、UNIVAC等第壹代電腦產品相繼問世,使IBM面臨失去傳統制表業務的重大危機。
沃森下令迅速開發IBM自己的“最好、最新、最大的超級計算機”。1947年,在花費同樣的1萬美元後,IBM推出了“選定的順序控制計算機”(SSEC)。不過這臺機器屬於傳統和創新的“大雜燴”。12500電子管和21400繼電器組裝不協調,總長120英尺。雖然它代表了IBM從制表業到計算機領域的進步,但業界稱之為“巨大的科技恐龍”,它甚至不是壹臺存儲程序的計算機。
70歲的老人沃森名氣很大,在《美國名人錄》中篇幅最大,詞條長達16.5英寸。他不願正視IBM落後的事實,卻假裝淡定地標榜IBM制表師是“窮人的ENIAC”;IBM的工程師幾乎沒有壹個懂電子技術的,連總設計師都搞不懂電子管怎麽裝。即便如此,老沃森仍然認為IBM在計算機這個新生事物上能走這麽遠已經足夠了,他甚至斷言“世界市場對計算機的需求只有5臺左右。”
(2)
50年代初,老沃森的長子小托馬斯(thomas jr)受命對公司的發展方向進行根本性改革,IBM開始超越傳統。小時候,小沃森曾經是個紈絝子弟,但在二戰的五年裏,他參軍了,駕駛轟炸機2500小時,軍銜是空軍中校。戰爭讓他學會了勇往直前和運籌帷幄,學會了如何組織和團結部下。
小沃森首先提拔公司唯壹的麻省理工畢業生沃利·麥克道爾(Wally mcdowell)為研究總監,聘請馮·諾依曼(von Neumann)為公司顧問,並招募了4000多名精力充沛的年輕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當時美國空軍正準備實施半自動地面防空項目(SAGE)。小沃森不失時機地為IBM贏得了這個項目,建立了壹個自動化工廠,並培訓了數千名制造和裝配工人。在此基礎上,IBM著手研制壹種國防通用電子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