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張德勝成果目錄

張德勝成果目錄

(壹)科研課題

1.主持完成國家體育總局2005年體育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體育與新聞傳播研究》(項目批準號:863ss05126),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優秀。

2.主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群眾體育服務體系研究――兼談子課題“小康社會中的群眾體育與體育傳媒”(項目編號:03BTY019) (2006)。

3.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小康社會休閑體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子項目“休閑體育的未來發展”(2007)

4.主持完成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足球美學體系研究》(1996-1998)。

5.主持並完成湖北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媒體與粉絲互動研究》(1999-2001)。

6.主持完成湖北省重點教學研究項目“高師公共選修系列課程建設研究”(1997-1999)。

7.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完成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與軟科學項目“21世紀的信息產業與體育產業”(2001-2002)。

8.作為第二負責人參與完成廣東高校現代教育技術第三批“151項目”。基於網絡資源利用的體育攝影教學改革實驗(廣東省教育廳,2004-2006)。9.主持完成廣州體育學院2002年項目“體育新聞學多元化實踐教學環節改革研究”。

10.主持完成2003年中國高登文化研究項目。

11.主持完成廣州體育學院2004年項目“體育學院大學語文同步訓練及題庫縮減研究”。

12.主持廣州體育學院2004年教學項目“體育新聞評分標準研究”(2004-2006)。

13.主持完成廣州體育學院重點項目《我國體育報刊編輯現狀、工作規範及運行體系研究》(批準號:03ZD015)。

14.主持廣州體育學院面上項目“移動體育傳播的本質、模式及發展趨勢研究”(項目編號:06YB15)的研究。

15.主持廣州體育學院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廣州亞運會背景下珠三角體育傳媒發展與我院體育新聞人才培養模式的關系研究”(2006-2007)。

16.主持科研基金項目123“體育欣賞作為體育休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06-2007)。

17.主持2006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普通本科課題“體育新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創新”(項目編號:BKYBJG20060261)的研究。

18.主持廣州體育學院2007年重點項目“我院學生考研情況調查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07YGZDI01)。

(2)學術著作和教材

1.《體育傳媒通論》,專著,獨立作者,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2.《大學語文》,教材,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3.《癡迷球的年代:中國媒體與球迷互動研究》,專著:《獨立寫作》,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出版。國內數十家媒體發表評論文章,《桂林晚報》轉載了部分文章。

4.足球美學概論,自己寫的,發表在《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8)。

5.《足球潮》,專著,單飛,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出版。

6.生與死:足球世界與中國足球,專著,與石軍合著,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出版,1993。

7.《教師演講集》,第壹副主編,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版;光明日報(1993.10.21)、中國教育報(1993.7.21)、文摘(1994.2.27)均發表綜述文章。

8.狡猾的計謀,傳奇故事集,自己寫的,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4。

9.《休閑體育概論》,編著,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10.《體育鑒賞導論》,合著,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

(3)論文和評論

1.體育新聞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肖培雄,張德勝。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2006。

2.從F1的報告看三大紙媒的核心競爭力。獨自壹人。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3.從六方會談報道看南方日報的國際新聞特色。於渺、張德勝,《青年記者》,2005年第3期。

4.武術文化當代傳播模式研究。第壹作者。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3期摘錄

5.淺析體育報紙標題的數字化。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6.論體育解釋的邏輯層次。第二作者。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7.足球與宗教的美學思考。第壹作者。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0997。體育全文,人大復印,轉載於第6期,1997。文章入選香港和香港《文匯報》主編的《世界華人重大科技學術成就通報》。

8.足球的基本形式及其價值屬性。第壹作者。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9,14卷,第3期.

9.學分制是培養體育教師的有效途徑。第壹作者。中國學校體育,2號,1997。本文獲湖北省教委和省高教學會第四屆優秀高教研究論文三等獎。

10.欠發達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方法研究。第壹作者。體育科學,1998,第18卷,第3期.

11.足球,壹場美學的人生遊戲。自己寫的。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8,第1期。

12.論足球活動中人際沖突的本質。專著。浙江體育科學,2號,1998。收錄於《中國世紀發展文學理論叢書》(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8版)。

13.粉絲狂熱的緊張因素。獨自壹人。浙江體育科學,5號,1998。

14.足球,當代市民的狂歡。獨立作者。讀書,編號10,198。社會學核心刊物《社會》全文轉載(1999.1),摘錄《新華文摘》論點(198)

15.現代人用足球代替了審美。自己寫的。江漢論壇,8號,1998。體育文化月刊全文轉載,1999,(1)。

16.論明星崇拜的本質。獨立作者。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第2期,1999。上海社會全文轉載(1999.8)。

17.論足球藝術的悲劇精神。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7,(20)。

18.足球運動中人與自然的潛在沖突。專著。鹹寧師範學院學報,1997。(2);體育文化月刊全文轉載,1997,(5);節選自《NPC抄錄的報紙材料》《體育》,1997,(7)。

19.足球是壹種生活方式。《東方文化》,2000年第4期。

20.足球非理性三人談。第三作者。廣州:東方文化,2000年第4期。

21.足球與宗教:直面當下。專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文化,第2期,1998。

22.欣賞自然美的邏輯起點和歷史模式。專著。湖北大學學報,第6期,1999。

23.體育場建築藝術評論。第壹作者。鹹寧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9。

24.論體育場建築的形式美。專著。北京:體育科學,1999補充。

25.論足球藝術的美學屬性。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6,(6)。摘自《新華文摘》,1997,(2)。

26.論足球文化的傳播模式。紙。第壹作者。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6,(6);足球新聞理論版,1996.11.7。摘自《新華文摘》,1997,(2)。

27.足球直播的解讀藝術。獨立。廣州:南方電視月刊,1998,(10)。湖北電視月刊全文轉載,1998,(11),(12)。

28.職業運動員對身體態度的哲學思考。第壹作者。青海師範學院學報,1998,(4)。

29.論足球的狂野氛圍。專著。青海師範學院學報,1995,(3)。

30.論足球與宗教的聯系和區別。獨立作者。鹹寧師範學院學報,1996,(4)。人大復印的報紙材料體育摘錄,1997,(2)。

31.看球與看戲的審美心理分析。自己寫的。鹹寧師範學院學報,1994,(3)。《美學》節選,人大復印報刊資料,1995,(3)。本文原文獲北師大“史靜杯”。

32.明星發飾的美學思考。專著。太原:體育文化月刊,1999,(6)。

33.球衣號碼的三大功能。獨立。太原:體育文化月刊,1999,(5)。

34.什麽是足球?壹個人。太原:體育文化月刊,1999,(3)。

35.足球和戰爭。專著。太原:體育文化月刊,1998,(12)。

36.說說隊長吧。獨自壹人。太原:體育文化月刊,1998,(11)。

37.足球和大海。壹個人。太原:體育文化月刊,1997,(7)。

38.關於足球報道的八卦。專著。太原:體育文化月刊,1997,(8)。

39.八卦罰。紙。獨立。太原:體育文化月刊,1998,(10)。

40.高師院校特色學分制的探討。紙。第六作者。湖北高等教育,1997,(1)。該論文獲湖北省教委和省高等教育學會第四屆優秀高等教育研究論文二等獎。是省教委重點教研項目。

41.建立堅實的實習基地,實行委托實習制度。論文和獨立寫作。荊州師範學院學報,1990,(1)。

42.分級分類評價在我校的應用與實踐。紙。專著。鹹寧師範學院學報,1995438+0,(4)。

43.高師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紙。專著。湖北高等教育,1997,(4)。

44.自學是壹種生活方式。自己寫的。湖北聯考,1998,(9)。

45.美狄亞和竇娥。獨立。鹹寧師範學院學報,1990,(4)。

46.論性與文藝的關系。鹹寧師範學院學報,1994,(4)。

47.可憐的北京人。報告文學。專著。北京:窗口,1994,(1);中國信息報(1994.1.19)和北京青年報(1994.4.11)分別轉載。

48.殉難和崇拜。專著。體育博覽會,編號1,2003。

49.來自巴克利在驢屁股上接吻。獨自壹人。體育博覽會,2003年第2期。

50.場景的魔力。專著。專著。體育博覽會,2003年第3期。

51.職業聯賽、球員工會與政治文明。專著。體育博覽會,2003年第3期。

52.球員工會的世紀回顧。專著。體育博覽會,2003年第3期。

53.“八字”決定奧運會的秘密。獨立作者。體育博覽會,2003年第4期。

54.體育:儀式戰爭。專著。體育博覽會,2003年第5期。

55.中國人的攀巖癖。專著。體育博覽會,2003年第8期。

56.公共賽馬可以被禁止嗎?體育博覽會,2003年第9期。

57.風景或者團隊翻譯差。體育博覽會,2003年第9期。

58.轉變我們的加油方式。體育博覽會,編號10,2003年。

59.武術能進奧運會嗎?體育博覽會,2003年第11號。

60.媒體應該反思,獨立寫作,參考體育,發布2002年世界杯的總結。

61.網球“價值觀”。體育博覽會,編號12,2003年。

62.揭開“賭博”的面紗。賽馬,試發行號(2004.438+0)。

63.只有政治文明才能拯救中國足球。體育博覽會,編號11,2004年。

64.體育新聞教育課程:簡單而不簡單。《中國新聞》2004年10月25日第4版(新聞教育版)。體育老師朋友全文轉載,2004年第12期。

65.武術代替課間廣播體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作者。體育老師朋友,2004年第1期。

66.報紙事件報道的“三段論”研究。專著。出版社,2006年第6期

67.體育新聞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第壹作者。出版社,編號1,2007。

68.體育博客的基本特征及發展趨勢。第壹作者。出版社,2007年第4期。

69.黨報體育新聞報道的現實特征及發展對策研究。獨立。《當代通訊》,2007年第2期

70.休閑體育文化傳播模式研究。第壹作者。《當代通訊》,2007年第4期

71.新華社體育新聞寫作報道特點研究。第二作者。新聞知識,2007年第1期。

72.體育與媒體關系的三種模式。第壹作者。新聞知識,2007年第5期。

(4)報紙專欄

1998足球世界杯期間,受邀在新華社《世界杯快報》和湖北《鹹寧日報》開設“德勝看球”專欄。2002年足球世界杯期間,受邀在《廣州足球》和《珠海珠江晚報》開設“壹邊倒解說”專欄。至今已在《中國體育報》、《足球報》、《世界杯快報》、《珠海特區報》、《珠江晚報》、《桂林晚報》、《武漢晚報》、《鹹寧日報》等報刊發表數十篇文章。

  • 上一篇:如何查詢公司的征信?
  • 下一篇:招商銀行查詢分行名稱?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