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風雕碧樹,我獨自上高樓,望天涯。
自古以來,成大事的人都會有壹些艱難困苦,張興平也不例外。
張興平,1978,雲南省巧家縣紅山鄉人。他在張的八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他家很窮,只能勉強維持生活。為了擺脫祖祖輩輩紮根土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1995年,他只身來到省會昆明,踏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1995-1998三年間,他幾乎跑遍了省城及周邊市縣的各大市場,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工作生活,蹬三輪車,推銷,擺攤...1998,在外打拼三年的張興平,開始在昆明尚義街自己批發鮮花。他的不斷積累和進步,贏得了很多同行的贊賞。但是,單打獨鬥是慘淡的,就像戰場上孤軍奮戰的將軍。不難想象,雖然工作上的小成績能給他帶來些許安慰,但期間隱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是批發花,但和擺地攤沒什麽區別。有時候,我甚至會收集壹些大市場已經下架的花,做完之後再賣,節省成本!”回憶起當時的經歷,張興平壹臉懷念和自豪。他知道這十幾年的努力為他以後的創業帶來了不可替代的價值財富,尤其是在尚義街自營鮮花的經歷,成為他創業路上的壹個重要轉折點。
我不後悔腰帶漸寬,讓人為伊憔悴。
2003年,張興平成立昆明賽伯樂商貿有限公司,並親自擔任總經理和法人代表。昆明賽博通貿易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張興平創業之路的壹個必然,也是他早年長期努力的結晶。
2003年是張興平成功道路上的壹個重要轉折點,也是他正式走上創業之路的起步階段。在尚義街賣花的時候,張興平通過各種渠道發現,市面上植物精油越來越火。他在多年奔波後對商業的敏銳洞察力使他抓住了這個發展機會。張興平覺得用不了多久,植物精油就會占領行業市場。當他進壹步了解到沿海地區的精油產業已經先行起步時,他毅然放下手中的生意,前往廣州、深圳等沿海地區實地考察。經過多次調研,張興平客觀分析了雲南植物精油市場的前景。憑借地緣優勢和個人不懈努力,最終帶著考察獲得的經驗和爭取到的技術支持,回到昆明成立了昆明賽博通貿易有限公司。公司剛開始主要為昆明七彩雲南、嘉夢花市等大型旅遊購物中心生產精油。那時候創業的環境很艱難。整個廠區面積不到1000平方米,員工只有20多人。他缺少資金。他是銷售和采購的廠長。接到訂單後,他經常加班,每天睡眠時間只有五六個小時。因為怕睡過頭耽誤工作,睡覺都不敢拉上窗簾。為了省錢,在保證工人吃飽吃好的前提下,他的用餐標準降到了最低,經常廢寢忘食。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那時候挺苦的,不過年輕就該吃點苦。”張興平總是樂觀地評價這段經歷。所以,這壹千年就是三年。從2003年到2006年,三年多的時間裏,隨著公司資本的積累和業務規模的逐漸擴大,張興平不止壹次想過自己去旅遊購物。後來,隨著時機的逐漸成熟,2007年,賽伯樂貿易有限公司購買了壹塊約3.7畝的土地,開辟了第壹家植物精油店。同時,公司吸引了法國格拉斯香料Sarl的技術入股,正式變更為中法合資的雲南賽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至此,張興平已經完成了壹個集生產和營銷為壹體的綜合性公司的運營架構,公司規模進壹步擴大,從最初的20多人發展到130多人。
2008年底,昆明市城市規劃中,尚義街地區要按政策搬遷,或基於對原創業區的感情,更多的是為了擴大公司規模,張興平決定租賃20畝土地,吸納原尚義街花卉市場的攤位和顧客,以形成壹個大型花卉市場。但由於當時政策的影響和諸多外部因素,這個計劃失敗了。這次建花市失敗,促使他有了壹個想法:雲南的花市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昆明城中村改造沖擊攤點經營的特殊時期,為什麽不自己做壹個花市?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基於當時的市場形勢,張興平創辦了壹家以花卉園藝為主的旅遊購物中心——昆明賽博興花卉園藝有限公司,這次由於前期準備充分,對旅遊市場形勢把握準確,賽博興花卉園藝有限公司壹經成立就呈現出良好的發展狀態。該公司主要銷售旅遊商品,如鮮花,幹花和土特產。在不到壹年的時間裏,它將業務規模擴大了幾倍,擁有400多名員工,表現出了比它之前創立的賽博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好的發展勢頭。有了這種巨大的動力,他對企業永續發展、永無止境發展的信念進壹步堅定。在完成原始資金的積累後,他加速在旅遊購物市場實施滾動投資。為了穩定經營,擴大經營規模,2009年8月,他成立了昆明千姿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註於品牌植物精油的銷售;同年年底,以銷售為主的季白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從2003年到2009年,短短6年時間,張興平已經成立了4家公司。此時他才31歲,事業蒸蒸日上,足以稱得上年輕有為。然而,他沒有停下來。“在人生選擇的道路上,我似乎沒有很糟糕的過程,但我面臨著壹些選擇。”此時,他面臨著壹個選擇。
從2004年開始,幾乎在張興平創業的同時,壹個新的玉石品種黃龍玉在雲南被發現。在接下來的幾年裏,黃龍玉持續升溫。到2008年,黃龍玉已經聞名全國,在當地玉石市場占有壹定份額。也是在這個時候,張興平開始接觸黃龍玉。隨著他對黃龍玉認識的加深,他陸續收藏了大量黃龍玉精品。除了愛玉、玩玉,他又壹次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黃龍玉市場“方興未艾”。於是他做了壹個大膽的決定——進軍玉石市場!而接下來的事實再次證明了他的勇氣和智慧。2010年7月,張興平在昆明官渡苜蓿村註冊雲南余浪珠寶有限公司,並於同年年底與昆明世博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公司註冊地址變更為昆明世博會“人與自然館”,並同時開始運營。雲南余浪珠寶有限公司的成立進壹步拓展了張興平的商業模式。位於世博會“人與自然館”內的玉文化展廳是雲南余浪珠寶有限公司的標誌性經營場所,本著購物與觀光完美結合的經營理念,展廳內展出了大量翡翠、黃龍玉等精品玉器,並設置了玉文化歷史長廊,讓人們在購物之余了解玉文化的歷史。欣賞大量精美玉器,大飽眼福。隨著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玉文化展廳已經成為世博園區的壹道獨特景觀,每天都有大量的知名遊客湧向展廳購物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