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的醫藥產業歷史悠久,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藥村集散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藥不統壹,藥無效”的美譽。鎮郊的葛棗山是天然藥田,綿延200余裏,植被茂盛,各種藥材豐富,有動植物藥材、礦物藥材等100余種。早在東漢建安年間,道士張道陵、葛仙翁就在此修行。他們壹方面迷信傳教驅邪,壹方面收集藥物煉丹治病,傳授制作方法。後來,葛家的孫子葛洪總結了自己的行醫經驗,寫成了《救急時》,流傳於世。唐宋時期,樟樹藥業日益發展,收藥者和賣藥者日益增多。藥鋪、藥鋪、分店逐漸興起,並擴展到外省。明朝初年,這裏建有三宮(即王耀廟)。每年農歷4月28日唐代名醫孫思邈的生日,都會在廟堂邊設立交易場所,全國各路毒販雲集於此交易。明末清初,樟樹有200多家中藥店。與此同時,外省的毒販也來到這裏開設藥店,甚至成立協會組織。這裏逐漸成為藥材集散地。至今,中國仍有許多保存完好的煉丹井、洗藥池、古剎、藥殿。樟樹人世代采集加工中藥材,掌握了許多秘方,無論是煎、泡、泡、烤、烘、幹、切、藏,都獨具特色。優秀的化學家切出來的藥片“薄如紙,能吹起來,截面均勻,形狀美觀”,色、香、形、味、效俱佳。香樟的藥師、藥師、藥商走遍全國,收集采購優質原料運回加工,使得香樟的藥材品種齊全,質地優良。因此,樟樹成為中國中藥材的生產、加工、加工和管理中心。
“藥都”的形成,除了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發達的水路交通之外,還與其豐富的藥材資源及其在種植、加工、運銷、貯藏等方面的專長密切相關。葛棗山有200多種天然藥材,馳名中外的枳殼、枳實是當地特產之壹。香樟是本地的,對藥材質量的要求非常嚴格。藥材壹定要純,飲片加工要精細。如今,“王耀廟會”已經發展成為壹年壹度的全國藥材交流會。每年壹旦發出邀請,來自香港、新加坡以及全國各省區市的藥學同仁蜂擁而至。那時,樟樹將成為醫藥的世界和海洋。在杜堯東門外寬闊的露臺上,壹座宏偉的專用於交易活動的建築群拔地而起,總面積超過15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00多人進行交易活動。
上一篇: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可以不經其他股東同意質押嗎?下一篇:北京臻迪科技有限公司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