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加快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新華社長春3月26日電24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到吉林省長春市學習貫徹全國人大和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等重要會議精神。他強調,要認真貫徹中央精神,抓住難得機遇,牢牢把握主旋律,發揮自身優勢,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薛瑞在大有可為的壹年裏騰飛,東北振興開始了新的篇章。如何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是賀國強十分關心的問題。24日上午,賀國強壹下飛機,就驅車前往長春大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大成生物產業園調研。他走進企業中控室和稭稈糖車間,詳細詢問了工藝流程、技術研發、成本控制、產品銷售等情況。得知這家企業立足吉林實際,依托玉米等資源優勢,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開發出利用稭稈制造化工產品的新工藝,發展成為綜合實力亞洲第壹、世界第三的大型農業產業化集團,賀國強十分高興。他鼓勵企業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大力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切實帶動農民致富增收。在談到企業管理時,賀國強深情回憶了工業學大慶、石化學吉化的情景。他說,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鞍鋼憲法”、“大慶精神”、“吉化經驗”並沒有過時,而是要繼續發揚光大,特別是要加強和改進企業管理,下大力氣解決壹些企業管理滑坡、紀律松弛的問題,不斷提高企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在東北,解決居民供暖問題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2010起,吉林省實施全省老舊建築“暖房子”工程,居民供暖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賀國強專程來到長春市朝陽區怡和社區,考察“暖房子”工程實施情況,冒著大雪在展板前聽取有關情況介紹。當他得知這個小區近3000戶居民通過各種有效措施,室內溫度平均提高了3~6℃時,高興地稱贊這是壹項惠民的民心工程、節能減排的環保工程、擴大內需的發展工程。賀國強走進退休幹部張長斌家,仔細察看供暖改善情況,和家人圍坐在壹起,關切地詢問壹家人工作生活和社區管理服務情況。房間裏溫馨歡快,不時傳來笑聲。他告訴隨行的當地領導幹部,要加大對社區建設的支持和投入,讓社區幹部集中精力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真正把社區建設成為文明、和諧、幸福的家園。25日,賀國強出席在長春召開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調查研究座談會。在認真聽取部分省(區、市)紀委書記和部分市(縣)、企業、高校負責同誌的意見後,賀國強強調,要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認真總結黨的十七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經驗,深入研究反腐倡廉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深化對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建設特點和規律的認識。 賀國強指出,按照中央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紀檢監察工作,切實加強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大力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堅持懲防並舉,整體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著力解決反腐倡廉建設中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工作。 不斷完善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大力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等等。我們要認真總結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考察期間,賀國強聽取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和省紀委的工作匯報,對吉林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說,中央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以來,經過包括吉林在內的東北地區的共同努力,東北振興打了壹場漂亮仗。應該說,東北已經進入良性發展軌道。他希望吉林抓住實施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支持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等寶貴機遇,進壹步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努力譜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篇章。大成集團成功研發玉米稭稈生產多元醇技術:玉米稭稈變成多元醇拯救壹個大慶油田。
城市晚報
大成實業集團是為解決吉林省賣糧問題而組建的大型企業集團。集團在長春、德惠、長春興隆山、遼寧錦州、上海閔行區建有5個工業園區,擁有32家公司,員工超過1萬人。15年期間,大成集團同時創造了氨基酸和植物多元醇兩大產業,位居世界第壹。大成集團成功開發了玉米稭稈生產多元醇的技術,通過了中試和中試,正在建設2萬噸標準廠房。記者來到長春大成集團,對這家迅速崛起和騰飛的企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十二五”大部分原料將被稭稈替代。
談及大成集團的發展和成就,大成集團董事長許信心滿滿。許介紹,大成集團從本世紀初開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探索以玉米、土豆、稭稈等可再生植物資源為原料,替代石油生產多元醇產品。我們正在興隆山全力建設百萬噸多元醇生產基地。預計年產1萬噸植物多元醇項目將於2065.438+02年上半年投產。
據了解,糧食安全受到世界各方面的高度關註。由於以玉米為原料的深加工產業發展迅速,加工企業會遇到原料的制約。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大成集團再次率先給出答案。2009年,成功開發了多種非食用植物資源。實踐證明,稭稈、木薯、糖蜜、甜菜、甜高粱都是很好的原料。大成還率先實現了從玉米原料平臺向多糖原料平臺的轉變,為企業發展找到了更廣闊的原料空間,為解決國家糧食安全問題闖出了壹條新路。預計十二五期間,大成可以用稭稈替代大部分原料。
稭稈變多元醇拯救大慶油田
多年來,全世界都在努力尋找替代石油的低成本資源。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壹個國家在化工產品的生產上取得重大突破。大成集團成功實現了用植物資源代替石油生產多元醇等化工產品。理論上,所有的植物都可以用來制糖和生產多元醇。植物可以再生,這為化工產品的生產找到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原料,為石油替代創造了新的途徑。大成集團成功開發了玉米稭稈生產多元醇的技術,通過了中試和中試,正在建設2萬噸標準廠房。按照大成的技術,用2.5噸玉米稭稈可以生產1噸多元醇。中國消耗2000多萬噸多元醇,需要消耗5000萬噸石油。如果全部稭稈用於生產,只需要5000萬噸稭稈,相當於省下了壹個大慶油田。
玉米稭稈制糖節省糧農收入。
玉米稭稈做的糖非常好用,產量高,質量好。經過壹年多的中試,玉米稭稈制糖技術已經成熟。第壹,玉米稭稈糖成本低。玉米稭稈含63%的糖,可作為生產多元醇的原料。根據中試結果,不到2.5噸玉米稭稈可產糖1噸。玉米稭稈以每噸600元1.500元的價格收購,加工制造成本在2000元左右。稭稈糖成本3500元/噸,與1.900元/噸的玉米成本相同。規模化生產還可以繼續降低成本,相比玉米,有成本優勢。二是農業廢棄物變成了有價值的原料,農民增加了收入。玉米粒與玉米稭稈的重量比為1: 1.6。稭稈的價格是按每噸600元預算的。農民每生產壹噸玉米,可同時增加960元稭稈收入。如果玉米價格是每噸1.900元,農民賣稭稈可以增收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