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企業“不開會”方面,繼將19部門120網上辦事確定為第壹階段工作重點後,順義區現已確定27個部門近200件網上辦事,走在全市前列。
此外,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順義實現了政府地圖上的“碼”。整理36個區服務大廳和25個鎮街政務服務中心地圖,商貿企業掃碼即可實現自動導航。此外,還提出了支持政策和建議。
同時提供“優+”服務,增加企業附加值。比如推出“政府專郵”,目前已完成3000多件投遞服務。開發了全市首臺小客車搖號自助辦理機。自4月2日投入使用以來,已接待1200余人次,約占總工作量的50%。
圍繞商貿服務最後壹公裏,順義在38個區級專業大廳和25個鎮街政務中心設立自助服務區,為商貿企業和市民提供自助上網服務和自助打印服務。
今年以來,圍繞“9+N”政策體系,順義深入落實全市營商環境改革措施和任務清單,區域營商環境進壹步優化升級,在項目申報、企業開辦、跨境貿易等關鍵環節積累了壹批優於全市的創新實踐和典型案例。
率先實現水、氣、熱“壹站式”安裝
制定北京順義市政控股有限公司水、氣、熱“壹站式”綜合安裝實施方案,優化水、氣、熱安裝流程,完成“壹站式”服務窗口建設,開通綜合報修熱線,實現水、氣、熱安裝、繳費、報修統壹辦理。辦理時間縮減為5-14個工作日,優於本市15個工作日的標準。
大力提升智能化服務水平,免費更換約2.8萬塊智能遠程水表、燃氣表,完成“順義市政控股綜合服務平臺”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支付寶(生活繳費模塊)和“順義掌上市政”APP建設,實現水、氣、熱在線安裝、維修、繳費。
聯合辦稅大廳率先構建“導辦分離”模式
2016,原順義區國稅率先打破部門壁壘,建設聯合辦稅服務廳,開啟了“壹廳壹窗壹機壹屏”的辦稅新模式,實現了國稅辦稅流程與高度聚合的信息系統深度融合,為國稅征管體制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此,聯合辦稅廳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導辦分離”的服務模式,實現了取號、預審、叫號、業務辦理在辦稅廳的快速流轉,辦稅服務廳平均等候時間由35分鐘壓縮到約10分鐘。
項目申請和建設將納入“多規合壹”平臺
根據北京市多規合壹協同平臺工作規則,經多規合壹協同平臺初審,符合順義區正面清單、總體規劃、土地空間資源配置等要求的社會投資建設項目,,可直接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簡化了項目立項前置審批、規劃條件、建設工程方案審查意見、園林、人防等相關部門審查意見。
納入原建設工程規劃審批的建設項目,辦理建議書審查意見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需要40個工作日。目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可在7個工作日內發放。此外,順義區還實現了16天簽訂土地出讓合同、6天發放施工許可證、7天完成聯合驗收。新項目和擴大項目的處理時間從原來的65,438+009個工作日減少到29-44個工作日。
利用“國內通關”功能降低企業成本
北京飛機維修公司(國航與漢莎合資成立的飛機維修企業)為享受飛機維修增值稅“免抵退稅”政策,壹直采用“香港清關”的模式將飛機發動機運至香港維修,面臨周期長(陸路運輸15天)、成本高(年物流成本、保險費、稅費約4000萬元)、風險高(自然災害或惡劣天氣風險)的問題。
為幫助企業精準解決問題,順義區提出以“綜保區通關”模式替代“香港通關”模式,利用綜保區“境內通關”功能獲取相關報關單證,申報享受對外提供修理修配服務增值稅“免抵退稅”政策,降低了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目前申報工作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