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得或編制長期股權投資明細清單,核對增加數是否正確,並與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總額核對;合並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科目和報表數是否壹致。
2.根據相關合同和文件,確認股權投資的股權比例和持有時間,檢查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是否正確。
3.對於重大投資,向被投資方證明投資金額、持股比例和被投資方支付的股息。
4.應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經註冊會計師審計的年度財務報表。如果未經註冊會計師審計,我們應考慮對被投資方的財務報表實施適當的審計或審查程序:
(1)在復核投資收益時,應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確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與被審計單位不壹致的,應當根據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調整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確認投資損益。
(2)將重新計算的投資收益與被審計單位計算的投資收益進行核對。如有顯著差異,找出原因,進行適當調整。
(3)檢查被審計單位是否按照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在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凈損失時,應先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再沖減實質上構成被投資單位投資凈額的其他長期股權(如長期應收款)的賬面價值;被審計單位根據投資合同和協議仍需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按照預計義務確認預計負債,並與預計負債中相應的數字進行核對;被投資單位未來盈利的,被審計單位在其收益份額彌補未確認的虧損份額後,恢復確認收益份額。審計時,應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4)檢查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是否計入所有者權益。
5.對於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檢查股利分配和分配決議的原始憑證,以確定會計處理是否正確;被審計單位控制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權益法編制變動明細表,用於合並報表。
6.成本法與權益法的轉換,檢查投資成本的確定是否正確。
7.確定長期股權投資變動記錄是否完整:
(1)檢查本期增加的長期股權投資,追溯到原始憑證、相關文件或決議、被投資單位的驗資報告或財務資料,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是否符合投資合同和協議的規定,是否已經實際投資,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2)檢查當期減少的長期股權投資,追溯原始憑證,確認長期股權投資的收回有合理的理由和授權審批程序,投資已經收回,會計處理正確。
8.期末逐項檢查長期股權投資,確定長期股權投資是否發生減值:
(1)檢查長期股權投資本期計提減值準備與以前年度是否壹致。如有差異,查明政策調整原因,確定政策變動對當期損益的影響,提交被審計單位進行適當披露。
(2)逐項檢查長期股權投資,根據被投資單位的經營政策和法律環境的變化、市場需求的變化、行業的變化、盈利能力的變化等情況,判斷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存在減值跡象。長期股權投資的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將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並與被審計單位已經累計的金額進行核對。如有差異,找出原因。
(3)將當期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與利潤表中資產減值損失的相應數字進行核對。
(4)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應按單項資產計提,有充分的依據和適當的批準。減值損失壹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9.結合銀行貸款的檢查等。,了解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存在質押或擔保情況。如果有,應詳細記錄並提交給被審計單位,以便充分披露。
10.確認長期股權投資已在資產負債表上適當列報。與被審計單位的工作人員討論,確定被投資單位向被審計單位轉移資金的能力是否因其所在國家和地區等方面的影響而受到限制。如果是,應詳細記錄受限情況,並提交給被審計單位進行充分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