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國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雲龍
他穿著正統的老式歐式西裝,在約定的時間去約定的地點見人。他說話慢條斯理,語調低沈,表情嚴肅而溫和,但眼神總是比嘴巴動得快,這讓他看起來像壹個不折不扣的長期從事哲學研究的老派知識分子。但實際上,他壹直在從事這個時代最時髦的工作——信息產業。目前,他正忙著將自己的公司帶到英國上市。他說9月1之前所有的上市工作都準備好了。這位開始體驗全球生活的中年男人似乎很享受在空中飛來飛去,這讓他總是願意花時間好好保養自己,臉色紅潤,發型飽滿。他習慣了平靜地出現在各種他認為有必要出席的場合,傳道授業解惑,結交好友。他彬彬有禮地與人握手,彬彬有禮地向初次見面的人分發名片——他把自己的名字和長長的頭銜印在壹張閃著金光的金屬卡片上。
作為壹個儒商,他喜歡和別人談論孫子兵法。這是他最喜歡的書。據說他十幾年讀了上千遍,幾乎能背出整篇課文。“軍人,國家大事,生死之地,生存之道,不容忽視。所以他們可以通過五物來要求自己的感受,壹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壹般,五是法。道人能使百姓認同百姓,與百姓同生共死,不思危……”他的壹個社會頭銜是中國軍事科學院孫子兵法研究所所長。當然,他更願意向人們宣揚自己的經營理念,他也不怕透露自己崇高的經營理想:“讓國鑫集團的標識像加油站壹樣遍布中國的每壹個縣鄉,哪怕是在沙漠裏任何壹個有水的地方,都能看到我們的品牌!”
這位相信“每個人心中都藏著壹座金礦”的知識分子,常常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瑪麗亞·特蕾莎的壹句名言掛在嘴邊:“人類之所以貧窮,不是因為沒有物質和財富,而是因為沒有知識和信息;人類從大腦裏開發出來的黃金,比從礦物裏挖出來的黃金多幾千倍。”而擁有11個子公司,業務遍布中港兩地,涉及美國、泰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鑫集團——正是這個人用了十幾年的“頭腦風暴和智慧”打造出來的新經濟產品。提到“趙雲龍”可能不為人知;提起“國鑫集團”,或許鮮為人知;但說到“中國黃頁”,完全可以套用壹句現在的行話:“大家都知道!”
壹條電話線連接了整個世界。國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雲龍以此成就了他的商業夢想...
“如果妳想幫助別人,妳必須首先加強自己。”
記者:國鑫集團正在尋求英美同步上市,企業能做到今天的規模。如何看待第壹桶金?
趙雲龍:我出生於1968,在鄂爾多斯的壹個小鎮,它屬於內蒙古和陜西的邊界。小時候家裏生活很窮,所以比較獨立。七八歲的時候,看到別人下棋。我也想有壹雙,但是沒錢買。我真的很渴望!我們做什麽呢思前想後,我有了壹個主意:撿廢銅爛鐵去賣。記得後來壹起刮撿的廢銅賣了八毛錢,我立馬用七毛錢買了壹副棋,哈哈,還剩1毛錢!這是我做的第壹筆生意。我們的小鎮非常偏僻。更大更繁榮的城鎮在30英裏外。我壹有機會就去那裏買書。看完之後我加幾分錢賣給鄰居。這應該是我賺的第壹桶金。在這種小生意裏,賺錢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積累壹些原始的賺錢經驗。我的商業頭腦屬於我的童年。
記者:這種經歷在後來的生活中延續?
趙雲龍:從十幾歲開始,我就在國外學習了很長時間。我在中國地質大學讀書的時候,去了壹家美國公司做營銷,業績還不錯。1991大學畢業後,我應聘了壹家外企,加入了世界500強企業NCH公司。第二年,我獲得了公司華北地區銷售產品獎第壹名。隨後,在大學時代的班主任指導下,我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世界經濟研究。社科院的環境得天獨厚,幫助我豐富了知識,結識了很多大學者和著名教授,工作也做得很好,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和認識。
記者:得出了什麽結論?
趙雲龍:如果妳想幫助別人,妳必須首先加強自己。我覺得知識分子不能像過去那樣靠貧窮來標榜自己的崇高。壹個人在人格、思想、學術上的獨立,往往必須建立在經濟獨立的基礎上。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其中之壹。其次,我認為現代知識分子不能再僅僅抱著“獨善其身”的傳統觀念。他們所學到的東西,除了個人的天賦和努力外,還有賴於社會的培養和國家的支持。所以他們要學點東西,積極回報社會。我們能回饋社會什麽?這就需要我們先堅強自強,然後妳才有力量去幫助別人,回饋社會。
記者:那麽,妳是如何踏上自強之路的?
趙雲龍:當時,正值鄧小平同誌南巡講話之際,中國的市場經濟方興未艾,人們受到時代大潮的鼓舞,受到個人理想和抱負的激勵。整體環境和小氣候良好。我無法置身事外,被壹個童年就有的商業理想強烈刺激,夜不能寐,於是決定投身商界,先用三萬塊錢投資了壹個小型文化公司,慢慢摸索市場規律,小規模經營。
記者:公司運營從哪裏來?市場定位是什麽?
趙雲龍: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電信業發展迅速。我看好這個前景,投資了壹家新公司——北京國鑫號簿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專門收集各地區、各行業的電話號簿,整理成數據庫,出版成書,賣給有需要的客戶。結合我之前在外企的經歷,我提出了“電話營銷”這個概念。為什麽這麽說?其實營銷自古就有。從原始社會開始,猿類交換獵物或谷物,市場營銷就在那壹刻在地球上產生了。市場營銷是商品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手段,人們對利益的正當追求促成了產品和財富的多樣化。20世紀70年代,電話作為壹種銷售產品而不是上門銷售的手段在歐洲和美國興起。電話作為溝通信息最直接的信息工具,應該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自然也成為商家推廣產品銷售的工具之壹。壹條電話線在空中親密地連接著全國的各個角落,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由於我們的準確定位,我們可以為企業提供明確的目標客戶群,因此營銷成功率大大提高,國鑫的事業發展也如火如荼。後來我們註意到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相繼投資了電商等壹系列公司。如今,國鑫集團擁有11個子公司,形成了擁有中國企業名錄數據庫系統、全國黃頁電話簿、中國電子圖書館、電子商務、軟件研發、圖書出版銷售、教育培訓、房地產開發、網絡等的信息產業集團。其業務覆蓋中國大陸和香港,並涉及美國和泰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人才是企業最好的生產力,但忠誠是第壹位的,也只是第二位的。”
記者:創業有很多困難。妳的得失是什麽?妳認為企業最應該遵守的原則是什麽?
趙雲龍:創業怎麽會不困難呢!創業初期,我幾乎面臨所有的問題,從資金、人員到辦公環境等。,而且壹度覺得很辛苦。然而,這還不是最難忘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國鑫集團高速發展的階段,我們有過壹次大的跌落。
國鑫集團成立初期,因為我們很好的選擇了方向,所以比我最初的想法發展的更快。快速發展,但是我們沒有及時調整方向,而是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和業務的快速擴張,整體呈現快速擴張的趨勢。這樣壹來,公司的項目越來越多,合作夥伴越來越多,流程也簡化了很多。1996期間,我們已經在忙著各種業務了。由於對部分客戶資質審查不嚴,導致資金無法正常回籠,合作夥伴對我們失去了信譽,公司幾乎陷入困境。放棄幾個分支,或許還有生存的希望;但是,面對這些都是自己做出來的公司,砍哪家都心疼!思前想後,下定決心,終於放棄了幾家分公司,收回了壹些資金,迅速投入到主業中。幾個月後,國鑫集團終於渡過了難關,走出了沼澤。從此我明白了壹個道理:企業的發展要穩健,過於急於求成必然適得其反。
這次危機後,我壹直向集團中層領導強調,人才是企業最好的生產力,但企業人才“忠誠第壹,只有第二”。因為我們經歷了誠信危機,以後在業務中面對客戶,我們會加倍誠信,絕不允許有任何欺詐行為。這已經成為集團公司的壹條鐵的紀律。公司發展到現在,和幾乎每壹個客戶的合作都是圓滿愉快的!
記者:如果招聘員工,妳欣賞什麽樣的年輕人?
趙雲龍:還是那句話,人才是企業最好的生產力,但是企業人才“忠誠是第壹位的,只有第二位的”。國鑫集團將定期引進各類人才,並特別註意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優化人才組合,以發揮每個人的最大潛力。我的壹個原則是,無論妳原來的能力有多優秀,只要妳來到國鑫集團,妳都要先在基層鍛煉,而這種鍛煉給妳創造了很多全方位的空間。每壹個經過基層鍛煉的人,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處理復雜的問題也會變得遊刃有余。我還有壹個觀點,企業壹定要獎懲分明,說到做到。國鑫集團有非常嚴格規範的管理制度,有獎有功,有罰無功。這種管理制度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競爭機制,使每壹位員工都有充分的主人翁態度,從而充分發揮了其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國鑫集團的企業凝聚力。總之,只要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國鑫集團就不會墨守成規,也絕不會按資歷排名。每個人都有發展的機會。
記者:那麽,妳最喜歡的《孫子兵法》在妳的商業生涯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嗎?
趙雲龍:現代信息產業的運作和管理與古代哲學密切相關。古典哲學能指導現代人的生活嗎?如何傳承中國古典軍事思想?現代人如何培養大智慧?如何用戰略思維在商戰中取勝?.....這些壹直是我在經營企業時充分理解的問題。我覺得孫子兵法有極高的人生指導思想,有市場經濟領域的實用主義思想,有人生哲學的指導思想。我從中受益最大的五個字是:智、信、仁、勇、嚴。我覺得這五個字也適用於企業的管理。這五個字是帶兵的要領,做企業就像帶兵打仗。智慧、信任、愛護士兵、勇氣和嚴格自律都是必要條件。其實任何壹場戰役的勝利,壹定不是因為將軍軍中有多少人才。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戰爭是人類競爭的最高境界。如果能明白戰爭中的鬥智鬥勇,我們就無敵了。
但是孫子兵法只是提升妳個人修養和智慧的壹種哲學,絕不是妳解決商場問題的具體策略。所以我在商場遇到問題的時候,從來不以《孫子兵法》中的道理為例。
“對社會盡我們的責任,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哪怕每天只前進壹步。”
記者:作為國鑫集團的靈魂,企業做大做強之後,也意味著妳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妳的人生信條是什麽?
趙雲龍:我壹直在努力成為壹名企業家和學者。對我來說,我的每壹次進步,國鑫集團的每壹次成功,都離不開國家和社會的支持和培養。所以我壹直心存感激,努力對社會盡自己的責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社會做出優秀的壹流產品,哪怕每天只前進壹步。
我引用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壹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壹個公民不能總是想著國家和社會能為妳做什麽。”但是妳能為國家和社會做什麽貢獻呢?"
記者:那麽,多年來,在您的領導下,國鑫集團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為回報社會做了哪些努力?
趙雲龍:就我個人而言,我做了好事。我還能說什麽呢?但是站在企業的角度,我想借此機會表明我們國鑫集團的壹個立場,那就是無論企業發展到哪裏,我們都要盡可能的感恩和回報社會,哪怕能力有限。
秉承“信息服務中國”的理念,國鑫集團多年來不斷開發新的電子信息產品和電子圖書館軟件產品,先後推出了中國中小學實用圖書館、中國企業辦公圖書館、中國人民解放軍連隊專題視聽圖書館、中國農業科技實用圖書館等產品。特別是最近,國鑫集團正積極與團中央有關部門合作,積極建設希望工程圖書館。通過我們電子書軟件的研發,希望全中國人民都有書看!
近年來,頻繁的沙塵暴引起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全社會都在倡導綠色環保工程的建設,國鑫集團也不能置身事外。我們投入大量資金在內蒙古嚴重荒漠化地區購買了許多沙漠土地,並積極用於生態園林建設。我們認為,國土綠化是壹項母體工程,是壹個不斷向地球輸送新鮮血液的行業。只有發展生態園林產業,才能維持人類需求,才能賦予地球,才能貢獻自然,才能天人合壹。通過第壹、第二階段的植樹造林,我們覺得只要付出,就會有所收獲。生態園產業的建立可以造福幾代人,功德無量...
封面故事:身在聯合國,有保家衛國之誌。
書的正文前或文章標題後的註釋
近年來,在聯合國總部友誼委員會和哥大戰略發展委員會工作的趙雲龍博士壹直在刻苦研究世界政治、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趨勢。作為聯合國友好理事會的負責人,他肩負著使命,正在不斷培養世界各地的精英領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他在聯合國,有誌氣讓國家和國家安全。趙先生熟讀兵法,足智多謀,胸懷大誌,每天都嚴格要求和完善自己的品行。他不僅在紐約這個藏龍臥虎之地拜訪專家,學習和探討救世之學和治國之道,還走遍了四大洲50多個國家,把他對《孫子兵法》的解讀傳遞到世界各地。
豐富多彩的學術、政治和商業生活
在信息閉塞的90年代,他選擇了“不尋常的方式”。1991大學畢業,卻沒有去壹個相對慢節奏的事業編制單位,意外的去了壹家外企做業務員。兩年內逛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賺到了人生的第壹桶金。1993,好學的他放棄了業務員的職位,繼續下海學習,進入中國國家級智庫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在此期間,他重點研究了世界經濟和政治,為後來預測世界經濟、政治和科技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20世紀末,在信息產業蓬勃發展的高峰期,因為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出色,他被調到信息產業部擔任信息資源室主任。結合過去和未來的信息發展趨勢,創辦了中國企業名錄庫數據庫,出版了全國幾十個省份的黃頁和全國黃頁,成為“中國黃頁第壹人”。在學術界和政界打拼幾年後,他抓住機遇,積極轉行經商,創辦了10多家公司。
企業發展起來後,他報考了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在職博士,實現了自己的學術抱負。與傳統商人不同的是,趙先生舉手投足間充滿了優雅的氣質,這與他學、政、商相結合的理念密不可分。多年來,他出版了《企業家畫報》、《中國教育管理論壇》等雜誌,擔任雜誌社社長,出版了《電話營銷》、《雲龍詩的哲學》、《成功的管理》、《孫子兵法在商戰中的運動》等多部著作,受到廣泛好評。
用兵法經營企業
“商場即戰場,軍事戰略即商業戰略”,這是壹句永恒的格言,尤其是在趙雲龍先生看來。多年在殘酷商海中的歷練並沒有使這位儒商放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近二十年來,他閱讀《孫子兵法》及其註釋數千次,收集了數百本兵法書籍,積極研究和攻克兵法。再加上他對中國古代軍事史和戰爭史的深厚造詣,曾任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理事,中國古代軍事史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通過對《孫子兵法》的長期研究,他學會了從《孫子兵法》的獨特視角看待現代商業。他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和不戰而屈人之兵融入到企業的實際管理中,以身作則,腳踏實地的走訪了解同行業的競爭對手,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孫子兵法》中的“制勝之道”作為《孫子兵法》的核心指導思想,貫穿始終,其制勝的核心理念與企業追求、客戶取勝的局面不謀而合。短短12年,這家當初註冊資本只有3萬元的文化公司,已經成長為擁有11個子公司,資產數億元的國鑫集團。這壹輝煌成就與他對兵法孜孜不倦的探索是分不開的。他把孫子兵法的思想穿插在企業管理中,讓孫子兵法在商業中得到應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冷靜下來,微笑面對生活。
商場如戰場。在這場看不見的賣煙大戰中,趙先生褪去了傳統商人爭霸天下的野心,自始至終秉承著“從容淡定,笑對人生”的豁達胸懷。1995期間,公司規模跟不上集團擴張遇到的壹些困難。在成功克服這些困難後,它轉向投資礦產和房地產。40歲之前,公司年盈利近億元。。潮起潮落是每個商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如果他不是淡泊名利,而只是急於求成,受功利心的熏陶,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他在危機面前保持冷靜,認真反思,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對癥下藥,在關鍵時刻挽救了企業,也成就了今天的國鑫集團。在後來的生活中,面對每天無休止的工作,他也從容應對,堅持晨練,讀了大量的書,花了各種力氣來修煉自己的身心。他的臉由內而外紅潤,頭發充滿活力。
未能施展才華的痛苦
他很幸運。鄧小平同誌南巡講話後不久,中國市場方興未艾,時代潮流催人奮進。他家趕上了潮流,抓住了機會,毅然投身於商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從壹個三萬元初始資金的小公司,到今天資產上億的國鑫集團,他的家族也是功不可沒。2004年,在人民大會堂,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規劃專家”;2005年被社科論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專家評審委員會授予“中國百名誠信人物”稱號。2007年被提名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極大地激發了他通過政治回報社會的想法。
然而,各種榮譽和商業上的成功並沒有幫助他有壹個順利的職業道路。趙先生總是在思考如何使國家安全,如何服務社會,幫助世界,為民族和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然而,在當今中國復雜的政治局勢下,英雄很難施展才華,當他出現人才短缺時,他的抱負也無法得到充分的施展。即便如此,他退至聯合國後,仍不忘奉行治國之道,心系祖國。
虛心學習,不恥下問。
趙先生是壹位企業家。他早期的電話營銷發展模式開創了中國電話營銷的先河,為中國營銷理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中國第壹批電話營銷企業。但他更多的是壹個學者。“儒商”四個字是對他最好的詮釋。他經常穿著正統的歐式西裝,說話慢條斯理,語調低沈,說話氣質儒雅,態度謙遜。即使在趙雲龍成功之後,他也始終堅持年輕時虛心學習、不恥下問的傳統儒家思想。短短十幾年間,他走訪了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各地的良師益友,共商溝通交流,在謀求世界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名言在他身上演繹得淋漓盡致。正是因為他積極的學習態度,才使他中年博士畢業,後出國到哥倫比亞大學做訪問學者,並擔任哥倫比亞大學亞太戰略專家委員會主席。
在臥虎藏龍、人才輩出的紐約,他開放的心態和真誠的謙遜讓他結交了高人。師從哈佛大學前教授盧惠峰博士研究宗教哲學,師從中美友協執行主席兼秘書長肖研究人性,師從著名企業家萬科集團董事長探討商業經濟...他還虛心向留學的年輕壹代學習求新,關心他們的想法和成長,真的難能可貴。他經常與朋友長談,有時廢寢忘食,有時飲酒,有時互贈詩詞,可謂“與大學者玩笑,與丁白無往來”。正是這樣壹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他的思想充滿活力,知識更加飽滿。
智者誌如諸葛,修身養性,隱居聯合國。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修身。不冷漠,不清醒,不安靜,不遙遠。如果妳安靜地學習,妳必須學習。不學習,學不廣。如果妳沒有野心,妳不可能成功。慢了就不能有活力,危險了就不能根治性。歲月與時俱進,意義與日俱進,然後就變得枯萎了,不足以與世界相遇,留在貧窮中會很難過!”這位集學、政、商於壹體的智者,以諸葛亮為鏡,觀察自己,審視社會。他不是單站在中國或美國的立場,而是以壹個國際公民的身份,著眼於憂國憂民的大局。自加入聯合國以來,他積極參加各種會議,認真聽取世界時事和政策。他根植於“世界”的高度,始終不忘自己對社會的使命。他曾擔任貨幣發展委員會主席和未來領袖精英培訓項目主任,集思廣益,回饋社會。
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積極的生活態度賦予了他獨特優雅的氣質,遇事冷靜溫和,與員工相處融洽。因為他明白,作為壹個聰明人,生氣是最愚蠢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用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名言說,“壹個公民不能總是想著國家和社會能為妳做什麽。但是妳能為國家和社會做些什麽呢?”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我時刻鞭策著自己。
與他人交流中的利他主義
任何時候,人們都在忙著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在無數利益的驅逐下,很多人在行屍走肉,忘記了人生的真諦。而趙先生交友廣泛,待人真誠。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總是講人生的三大境界——利己、利人、利己,他把後兩者作為自己的準則。因為熟悉孫子兵法,趙先生特別推崇孫子兵法的制勝理念。甚至到了壹定程度,他不惜損害自己的利益,也想做壹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做生意,永遠把和朋友壹起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與朋友和學生的交往中,他總是積極為他們搭建合作的橋梁,尋找發展的機會,並經常慷慨解囊。
他為人低調,很少參加公開宣傳,更多的時間是做實事,做好事。他認為名氣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大家有目共睹。在哈佛大學的中國論壇上,他堅持和同學坐在壹起,虛心聽他學習。我們前後和他協商了很多次,大概過了三個月,才最終敲定時間。
嚴格自律的苦行僧生活
幾十年的經商經歷不斷積累著趙雲龍的財富,使他從壹個貧窮的山村走向了富裕的生活。這樣壹個成功商人的典型經歷,並沒有讓他停滯不前或者貪得無厭,而是追求更高精神文明的繁榮。當代中國給了他掘金的機會,成就了他的事業。與此同時,他也在不斷思考如何將祖國給予的這壹成果以最大化的形式回報給社會。先是在繁忙的公務中考取了MBA,然後又考取了博士。在21世紀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他做出了壹個驚人的決定:他主動放棄了北京舒適奢華的生活,離開家鄉,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求學,過著清貧的生活。在學習期間,他過著以米粥和方便面為主食,以公共交通為主要出路的真正的苦行僧生活,以至於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知識的學習上。他總是興高采烈地說:“精神上的富足能讓他真正滿足。”他堅信,做大事,需要真本事。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後,他重拾了小學時學過的英語,從和餐館的服務員說話,到聽工作人員的雙語報告。如今,趙先生已能在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流利地發表公開演講。
在壹個名校的講臺上,壹位著名的學者談論孫子兵法。作為學者,他學以致用,教導他人。趙先生在美國學習期間,利用業余時間,在常春藤聯盟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講授《孫子兵法》。他的講座涵蓋了戰爭的概念,戰爭指導的藝術,戰略和戰術的理論,以及軍事理論。體系完整,博大精深。他了解時代,將兵法理論與當今世界流行的國際金融戰略相結合,並實際教授如何將商場與兵法相結合。在此期間,他與學者和學生進行了熱烈的互動,其生動而富有哲理的語言受到了廣大學生的追捧,成為新壹代的“兵法大師”。受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特邀擔任2011-2012大選大會監票人。
以慈善公益為事業。
慈善公益是壹種態度。俗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趙雲龍從未忘記其作為世界公民的責任。多年來,趙雲龍壹直將慈善公益視為壹份工作,樂此不疲。現在,趙雲龍正在回顧他加入商界時說過的話——如果他想幫助別人,他必須首先加強自己。壹種對社會和他人的幫助感和責任感,壹直伴隨著他這些年來生活和事業的成長。用他的話說,能讓更多的人過得更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人生成就感的最大來源。從資助貧困兒童到捐建學校;從四川地震災後重建,到為殘疾人慈善捐款;從關註內蒙古荒漠化到參與國家環保組織;趙雲龍的慈善行動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他每年都把收入的很大壹部分花在持續的慈善公益事業上。他總是樂於助人,他是菩薩。就連地鐵裏的街頭藝人也經常熱心地捐十塊錢。這份熱情,用他詩意的話說,“社會養育了我,我不能忘記回報社會和人民;地球養育了我,我不能忘記保護地球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