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電站位於海鹽縣秦山雙龍港,面向杭州灣,背靠秦山。這裏風景如畫,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靠近華東電網樞紐,是建設核電站的理想之地。秦山核電站是中國第壹座自行研究、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壹期工程額定發電量30萬千瓦,采用國際成熟的壓水堆。19965438年破土,1910+02+05年並網發電,設計年限30年,總投資65438。工廠主要包括核心部分、垃圾處理、給排水、供電、維修、倉庫、廠前區等七個部分。全廠約有28000臺設備,由國內585家工廠和10多個國家(地區)供貨。汽輪機、發電機、堆內構件和核燃料元件等重要設備都是中國制造的。進口設備主要包括反應堆廠房內的環形吊車、壓力殼和主泵,電站的動力裝置主要由反應堆和壹、二回路系統組成。秦山核電站的設計廣泛采用了國外現有壓水堆核電站的成熟技術,並進行了相當的科研和試驗工作,始終把安全放在第壹位。為了防止放射性物質泄漏出去,設置了三道屏障。第壹鋯合金管密封燃料芯塊以形成燃料元件棒;第二種方式是高強度壓力容器和封閉壹回路系統;第三道屏障是壹個密封的容器,以防止放射性物質泄漏。此外,還有安全保護系統、應急堆芯冷卻系統、安全殼、噴淋系統、安全殼隔離系統、消氫系統、安全殼空氣凈化和冷卻系統、應急柴油發電機組等。,使反應堆在事故發生時能自動停機,冷卻堆芯。秦山核電站的建成結束了中國大陸沒有核電的歷史。自投產以來,機組運行狀況良好,成為中國自力更生和平利用核能的典範。
過了隧道就是二期、三期核電基地。二期工程是“八五”期間的重點工程。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浙江省和上海市共同投資建設的兩座60萬千瓦規模的商用核電站分別於2002年2月6日和2004年5月3日建成。秦山核電站三期工程總裝機容量為兩臺728兆瓦核電機組,由中加兩國合作建設。兩臺機組分別於2002年2月65438日和2003年2月65438日竣工發電。現在秦山核電站已經成為中國核電基地,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
中國設計建造的第壹座實用核電站。位於浙江省海鹽縣東南部的秦山。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等單位設計。采用國際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采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安全殼三道屏障,可抵禦內壓、高溫和極端事故引發的各種自然災害。電站於1984開工建設。壹期工程包括建設30萬千瓦核反應堆,安裝3臺30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建設配套廠房和輸電設施。於1991建成投產。年發電量17億千瓦時。二期工程將在原址擴建兩臺60萬千瓦發電機組,工程於1996開工。
摘要
秦山核電站位於浙江省海鹽縣秦山鎮,靠近東海杭州灣,靠近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
在最初的規劃中,秦山核電站壹期只是實驗性的。它采用了當時國際上成熟的壓水堆技術建造了單臺30萬千瓦發電機組,中國獨立承擔了整個電站的設計、建造、設備提供和運行管理。
壹期工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部推進,1985開工。1912年首次實現並網發電,成為當時中國大陸唯壹投入運行的核電機組。經過兩年的試運行,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壹期建成後不久,秦山核電站開始了二期和三期建設,並引進國外技術力量和國內地方政府資本參與建設。
二期工程仍由中國獨立設計、建造和運營,安裝兩臺6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采用壓水反應堆技術,已於2004年完工,並計劃進壹步擴建。
第三階段,中加兩國政府利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反應堆技術合作建設兩臺70萬千瓦發電機組,已於2003年竣工。目前,秦山核電站總裝機容量290萬千瓦,已成為中國大型核電基地。
組織結構
目前,秦山核電站擁有5臺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90萬千瓦。在組織結構上,分為三個實體。
秦山核電站壹期為秦山核電公司所有,大股東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
壹期機組裝機容量30萬千瓦,1991年、65438+2月並網發電。
秦山核電站二期業主為秦山合營有限公司,主要股東為中核集團(50%)、浙江省電力發展總公司(20%)、深能股份(12%)、江蘇國鑫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10%)、華東電網有限公司(6%)。
二期1機組裝機容量60萬千瓦,2002年2月並網發電。
二期2號機組裝機容量60萬千瓦,2004年3月並網發電。
秦山核電站三期業主為秦山第三核電有限公司,主要股東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51%)、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20%)、浙江省電力開發公司(10%)、深能股份有限公司(10%)和江蘇國鑫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
三期1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2年6月並網發電。
三期的2號機組裝機容量為70萬千瓦,於2003年6月並網發電。
秦山核電二期擴建
2006年4月28日是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的裏程碑。當日,中核集團秦山核電二期工程國家竣工驗收暨擴建工程開工儀式在浙江嘉興海鹽舉行。這標誌著中國自主設計的大型商用核電機組CNP600已經成熟,實現了核電自主化的重大跨越,具備了批量建造的條件和能力。同時也將對我國後續核電項目的自主建設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