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正統派主要開展驅鬼祈福活動。傳統上這個學校的道士都在家,可以結婚生子,過家庭生活。平時可以吃肉;除了在廟裏念經,還要獨居吃素。平時可以穿低俗的衣服,不留胡子,入鄉隨俗。
擴展數據:
全真路
全真教是道教的主流教派,繼承了華教授和鐘繇教授的老君教義,開始在輔帝居住。以整個莊子的真實和利己為目的。開宗創始人王叟,陜西鹹陽人。早年應該是武舉狀元,入仕,然後辭官退休。鄭龍四年(1159),在幹河鎮遇到壹個神仙,為韓忠禮和呂洞賓得了當時的配方。他在鐘南山隱居了三年。大定年間,他去山東傳教。招收馬玉、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楚壹、郝大通、孫不二等七位弟子,合稱全真七子。
全真道在闡述內丹學方面成就很大。明清道教衰落時期,只有全真龍門派壹度“復興”,其他道教門派如正壹派大多衰落。全真教不僅全面而深刻地繼承了傳統道教思想,而且重新整理了儀式、戒律、符箓、丹藥等道教文化瑰寶。為今天的道教奠定了基礎。明清時期在全國各地流傳甚廣,甚至在東北、西南、西北等偏遠地區。
天師道
石天道也被稱為壹路壹盟之道。
石天道教由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創立,著有《老祥子·朱爾》,為道教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來他的孫子張魯改革了邪教,曹操拜他為鎮南將軍後,道教開始向北方傳播。張道陵第四代孫將傳教區由青城山移至龍虎山,道教開始在中國東南部發展。
石天路是由張道陵、張衡、張璐三代人共同開創的。當時在巴蜀地區,原始巴人信奉原始巫術,大規模的淫祀害民。而這些拜鬼神(學名:邪靈)的達摩法師,聚眾斂財,作惡多端。張天師帶著王昌、趙生兩個徒弟和《黃帝九鼎丹經》來到北莽山修行,平定了殘害百姓的巫妖教。這就是流傳於川渝的張天師用太上老君之劍破鬼兵故事的原型。據《後漢書》和《靈帝紀》記載,張是巴郡的巫,巴郡的巫妖。
隨著正壹派道的建立,道教開始以教的形式出現,有別於以前的房仙道,將太上老君視為最高信仰,為幾千年的道教史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正義百度百科-全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