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企業的生產成本受市場影響。價格管制和產品成本的市場化,使得企業無法在市場的同壹水平上匹配收入和成本,盈利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至部分企業出現虧損。此外,利用三廢加工產品或處理三廢的企業,為了承擔環保的社會責任,必然會產生更多的成本,但其產品的價格並不會提高,因此也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對於這類企業,政府只能以補貼的形式彌補其正常經營因政策影響而遭受的損失。
2.財政支持補貼。這種補貼是政府從某壹方面或借助某壹事件對企業提供的財政支持,以促進企業的發展,而不是作為企業遭受超常損失或承擔特定費用的壹種補償和獎勵,如科技專項資金、高新技術產業專項補貼資金、 對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政府返還的土地使用費和土地出讓金,以及國家在壹定時期內給予特定企業或特定行業的稅收優惠。
3.捐贈補貼。這種補貼往往存在於微利和虧損企業中,多為非政策性,其主要目的是使企業扭虧為盈或盈利能力發生重大變化。比如,當上市公司遭受特殊待遇或因各種原因即將退市時,為了保住自己在資本市場的地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地方政府往往會向上市公司伸出援手,以各種名義給予財政補貼或各種稅收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