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看,國內已經興起的智慧醫院項目具有以下功能:智能分診、手機掛號、門診電話查詢、取報告單、看化驗單、在線問診、醫院醫生查詢、醫院周邊業務查詢、醫院地理位置導航、醫院科室導航、疾病查詢、藥物使用、急救流程指導、健康信息播報等。實現了從身體不適到完成治療的“壹站式”信息服務。智慧醫院的應用需要真正落實到具體的醫院、具體的科室、具體的醫生,患者和醫生點對點連接。絕不等於在網絡平臺上跳過醫院,直接把患者和醫生圈起來。國內代表:浙大壹院“掌上浙壹”,掌握健康。
個人健康記錄管理服務
如何管理個人健康檔案?患者想要了解自己的病歷,除了通過壹份又壹份紙質病歷,根本無法查閱。在哪個醫院住了幾天,用了什麽藥,上次是怎麽治療的等等。每次復查或者生病,總要翻病歷。時間長了,可能會記不清楚,或者記錯。隨著移動醫療服務的出現,每個患者都可以通過手機應用程序查看自己在醫院的歷史預約和病歷,包括門診/住院病歷、用藥史、治療情況、相關費用、檢查單/清單的圖形報告、在線咨詢記錄等。不僅可以及時查看自己的健康狀況,還可以24小時在線咨詢醫生,壹定程度上實現了“身體不適先自查,小病先咨詢,大病再去醫院”的正確性。國內代表:寧波市第壹醫院的“流動醫院”。
移動醫學圖書館
多年前電子書和在線閱讀的實現,對紙質書、印刷廠和線下書店無疑是壹個沈重的打擊。醫學文學作為壹個特殊的領域,並不像言情小說、科普雜誌那麽容易在書店買到或者百度搜索到。很多時候,醫學生需要在相關網站註冊付費才能閱讀。隨著智能手機和pad的不斷發展,許多開發者探索更多的固有資源,以使他們的應用程序賣得更好。所以閱讀不僅變得方便、隨意,而且更有效。從權威醫學詞典中查詢藥物數據庫、疾病數據庫、癥狀數據庫,臨床病例分析,甚至在線閱讀、下載醫學期刊,都給醫學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國內代表:丁香園用藥助手。近兩年來,智能手機和移動醫療開辟了很多新的創業機會和應用場景,各種新玩家蜂擁而入,主要分為面向醫院和醫生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戶的B2C模式。前者認為專業人員提供醫學知識為主,後者則是“自查+咨詢”的遠程醫療健康咨詢應用。智慧醫院應用的問世,不僅為大眾簡化了就醫流程,降低了醫療費用,還增加了被醫生重視的感覺。對於醫生來說,不僅可以減少工作時間,還可以提高患者管理質量,提高診療水平,在不斷的學習中得到患者的認可;對於醫院來說,可以直接了解患者需求,服務患者,提高服務滿意度,構建和諧醫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