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禹節水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甘肅大禹節水集團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程公司”)中標2020年上蔡縣654.38+0.5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壹位大禹節水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標該項目是公司近年來在新疆、貴州、內蒙古、河北等地相繼獲得大規模訂單後,在河南省的又壹突破。同時,在多項農村水利產業政策支持下,依托全國布局優勢、全產業鏈優勢等因素。目前新訂單和手裏的訂單都比較充裕。”
截至目前,大禹節水2020年新增訂單23.04億元,比去年訂單額多近2億元。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新訂單的簽訂充分展示了公司的實力,也反映出受疫情影響的時期是提高行業集中度的絕佳時機。我們充分發揮產品、資金、技術和品牌優勢,今年搶占了更多市場份額,提高了市場占有率。”
進壹步拓展河南市場
近年來,大余深入推進“水網、信息網、服務網”壹體化。在“三農三網,兩手抓”的戰略指導下,通過不斷的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完成了西北、華北、西南市場布局,形成了覆蓋全國、涉及農村水利行業全產業鏈的整體市場格局。
2020年,大禹節水積極開拓河南市場,成功中標多個項目。
7月28日,大禹節水股份公司、河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公司、河南省第二工程局作為聯合體成員,以3.73億元的價格成功中標“佳縣寬渠恒壓灌區提質增效(壹期)工程”。65438+8月3日,工程公司成功中標上蔡縣2020年1.5億元1.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佳縣項目合同已經簽訂,目前正在執行。項目的順利實施幫助我們打開了河南市場。上蔡縣項目的中標和實施,可以進壹步拓展河南市場,有助於提升我們在河南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域的影響力。”
新訂單的數量超過了去年全年。
隨著鄉村振興政策的持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等領域千億元市場空間打開。根據天風證券的深度研究報告,保守估計每年高標準農田和農業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新增市場空間為6543.8+0.80億元。這是壹個巨大的市場,但也是壹個高度分散的市場。大禹節水作為上述領域的龍頭企業,市場份額不足2%。
2020年,在疫情的沖擊下,很多同行業企業面臨資金和施工組織的問題,無法滿足當地政府和市場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大禹在節水方面獲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大宇年內節省新訂單23.04億元,比去年多近2億元。其中,新增EPC訂單11.69億元,占比50.74%;PPP訂單(包括作為聯合體牽頭人和成員)5.39億元,占比23.40%;EPC+O訂單3.47億元,占比65,438+05.06%;信息訂單291億元,占比12.63%;設計訂單65438+4000萬元,占比6.07%;其他訂單654.38+0.65億元,占比7.654.38+0.6%。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蔣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今年整個市場受疫情影響壓力很大,但頻繁的洪澇災害和各種不同地方的農業生產壓力也增加了節水灌溉等相關行業的市場需求,需求的增加必然帶來整個市場的變化。”
國家多項惠農惠水政策的出臺,也為大余的節水發展帶來了利好。大禹節水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多重惠農政策的密集出臺,給今年農業農村和農業現代化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給幾十年來專註農村水利行業的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
積極探索項目運作新模式。
在蔣寒看來,政策的支持給廣大節水灌溉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積極性。對於節水灌溉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及時研究政策紅利的方向,根據自身優勢和地方特色,推出符合地方特色的產品體系。“現在的水利市場已經不是全世界都吃飯的時候了。需要的是多元化的應對方案。”姜巖說。
近年來,大禹節水結合當地市場情況和運營經驗,開發了不同的項目運營模式,為多個項目提供多元化的解決方案。
大禹節水將原有的EPC模式進壹步拓展為EPC+O和EPC+M模式,為高標準農田和現代灌溉工程提供規劃設計、采購、制造、工程建設和運維服務等壹體化系統解決方案。目前,這種模式已經在很多項目中被廣泛復制。2020年以來,公司先後在甘肅玉門、河北懷來拿下3.47億元EPC+O訂單。
在新疆沙雅縣渭幹河灌區農業高效節水增收試點項目中,大禹大膽嘗試第三方委托運營,開創了建設+運營的“沙雅模式”;在寧夏利通區現代生態灌區建設項目中,探索了社會資本參與、水權交易的“利通模式”。2014年,公司主導推進了農田水利領域首個成功引入社會資本投資的雲南陸良項目,並將其豐富完善為“元謀模式”。作為壹種引入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承擔特許經營運維服務的BOT模式,這種模式迅速在全國推廣復制,特別是在西南地區的澄江、祥雲、鄧氏美蓉、彌勒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