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藥房-同仁堂
“北有同仁堂,南有慶余堂”。同仁堂是中國最著名的老藥店。從1723開始,壹直致力於皇家醫學。八帝之後,是名副其實的皇家藥房。陪君子如陪虎。在3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歷代同仁堂人在制藥工藝上形成了壹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嚴謹精神。
成立年份:清康熙八年(1669)
創始人:樂顯揚
軼聞:勒·馮明提出“觀察手肘後,可以辨別房地產。雖然加工復雜,但妳不會敢省力;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並建立了嚴格的規範。300多年來,同仁堂後人遵循教義,將各種珍貴精藥的投料誤差控制在惠科以下。
江南藥王胡慶余堂
胡慶余堂的創始人胡雪巖,是晚清極其富有的丹頂鶴商人。街尾有句話叫“為官必讀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胡慶余堂摘自《周易》:有好房子,必有余慶;如果妳積累了壹個壞房子,就會有更多的災難。
成立年份:清同治十三年(1874)
創始人:胡雪巖
軼事:讓胡慶余堂成功的是“誠”字。據說,在經營藥店之前,胡雪巖投入巨資聘請了壹名藥店經理。當時應聘的余秀初提出,要把胡慶余堂打造成世界壹流的藥店,要敢虧三年。兩人超脫了商人的老實,才有了今天的胡慶余堂。
四百年-陳李濟。
廣東有三寶:陳皮、生姜、稻草草,最著名的陳皮出自“陳李濟”。新會陳皮是陳皮的最佳原料。每年,陳李濟都會派人來收購冬橙。回來後會根據收購期放在木樓上進行加工,從而達到高品質的陳皮。
建立年份:公元1600年(明萬歷二十七年)
創始人:李勝佐
軼事:嶺南天氣潮濕,如何防潮、防黴、防蛀以滿足徒步者的需求成為最大的難題。陳李濟創造性地用蠟殼包裹,這樣可以保持藥物幾十年不變。陳李濟蠟殼丸的出現,也引發了當時京杭等其他中藥制造業的中藥包裝革命,直到後來才在全國醫藥行業廣泛使用。
忠誠的店鋪——葉開泰
葉開泰聽從父親的指示:“葉家藥店開業,只為國家和人民著想。”300多年來,葉開泰的聲譽幾乎從未受到挑戰。最著名的兩廣總督葉陳明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軍俘虜,於是服藥自殺,維護了民族氣節,也為葉開泰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建立年份:明朝崇禎年間(公元1637)
創始人:葉文姬
趣聞:傳說有壹天,作坊裏的大木蒸鍋蒸了100斤鹿茸切片研磨,才發現大鍋裏的壹點剩水被店裏的壹條狗喝了。結果狗被藥壓得喘不過氣來,右眼瞎了,從肛門裏挖出壹個肉球,像個紅石榴。這不是正宗的鹿茸。怎麽會有這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