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國際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聯手平安,各持股5.56%。隨即,中國平安以每股6元的價格在全國範圍內定向增發股票,股東人數增至70余人。從65438到0997,中國平安實行股份制改革,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深圳市財政局開始進入公眾視野,與工行、招商局、新豪時壹起成為五大發起人。深圳財政局入股的背景是,當時政策仍允許投資金融行業,深圳也看到了平安的發展潛力,因此數次向平安提出入股要求,但均被平安拒絕。隨著公司發展到壹定規模,向深圳市中心轉移,平安越來越依賴當地支持,同意深圳財政局入股約5.2%。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的加入是由招商局促成的。當時兩家公司都是交通部管轄,和招商局壹起加入平安,把中遠集團的很多保險業務(包括船舶和貨物保險)交給平安。此時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持股最高,估計在15%左右;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增持股份至7.63%。
1999,工行因國家政策要求退出金融行業,將所持股份全部轉讓給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
2002年前後,中遠集團和招商局也分別出售了9.9%和14%的股權。至此,三家發起人全部退出平安保險。
2002年6月,10,匯豐出資6億美元參股平安10%,成為第二大股東。此時,平安保險的第三大股東換成了江南實業。中國平安解釋稱,江南實業和新豪時均為員工持股機構,實際最終控股股東為平安保險聯合、平安證券聯合和平安信托聯合。員工持股計劃分別持有江南實業和新豪時69.11%和98.15%的股份。此時,元信興投資和包華集團兩家自然人控制的企業也分別入主平安,持股比例分別為7.7%和6.74%。江南實業和新豪時* * *持有平安17.6438+0%股權。
2003年,中國平安的第壹大股東深圳投資管理公司,持有65,438+06.09%的股份,為滿足保險業單壹股東持股不超過65,438+00%的政策規定和深圳國企戰略重組,在深交所上市出售8800萬股,約占中國平安總股本的3.6%。當時的買方是深圳立業集團有限公司,從平安上市招股書披露的情況來看,這部分股權已經轉讓,使得上市前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減少至12.49%。同樣是出於深圳國企戰略重組的需要,持股6.93%的深圳市財政局也將其所持股份全部轉讓給了有國資背景的深圳立業集團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中國平安前十大股東分別是:
1,匯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7.82%
2.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7.76%
3.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6.08%
4.源信行投資有限公司4.8%
5.林芝新好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4.03%
6.林芝金高實業發展有限公司3.46%
7.深業集團有限公司2.27%
8.深圳市吳昕裕福實業有限公司2.22%
9.工信部江大江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1.76%
10,深圳立業集團有限公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