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階段,1953-1983,逐步實現工程設計的現代化。
第二階段,1984-1998,向國際工程公司的目標邁進。
第三階段,1999-2001年,實現強強聯合。
第四階段,從2002年開始,全面進入國際工程公司百強。
第壹階段,1953-1983,逐步實現工程設計的現代化。
原BDI和BPEC分別是1953新中國成立的第壹批煉油和化工設計院。在煉油方面,20世紀50年代,BDI不顧外國反華勢力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克服困難,自力更生,負責設計了大連、錦西、高橋、錦州、撫順、蘭州等壹批老煉油廠的改擴建工程。60年代初,面對外國封鎖中國石油產品的嚴峻形勢,全面承擔了周年煉油廠的設計任務,參與了周年油田的歷史性戰役。完成錦西第五石油廠和南京煉油廠的設計項目。此後,BDI著眼世界先進水平,認真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科技攻關和設計,建成了流化催化裂化、鉑重整、延遲焦化、尿素脫蠟、新型催化劑和添加劑等被稱為“五朵金花”的世界級現代化煉油裝置,並配套、定型和建成了數座年加工原油250多萬噸的煉油廠,為的是提前實現中國石油產品化。從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的十年間,BDI經歷了巨大的困難,在動蕩中艱難前進。它從未停止工程設計和技術研究。先後完成了東方紅煉油廠、勝利煉油廠、荊門煉油廠、武漢石油化工廠等大型煉油廠的設計,完成了中國援建的朝鮮烽火煉油廠、阿爾巴尼亞煉油廠的工程設計。與相關單位合作,研發了多金屬重整、分子篩提升管催化裂化等現代化煉油裝置。在化學工業和石油石化工業方面,20世紀50年代,BPEC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為新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進行了新廠設計和老廠改擴建等重要工作。完成了大連化工廠合成氨生產的工程設計和建設,永利寧廠和四川化工廠的恢復擴建,中國第壹座以焦炭為原料的大型氮肥廠。基礎化工方面,完成了大連、李詠塘沽、四川洪鎮純堿項目的設計。進行了株洲、衢州、吉林、福州、廣州、北化的氯堿和硫酸工程設計。在有機化工方面,開始了以電石和乙炔為原料的染料、農藥、己內酰胺、氯丁橡膠和醋酸的工程設計。在參與東北吉林、華北太原、西北蘭州“三大化工基地”建設中,BPEC投入了大量的技術力量,從翻譯全部設計文件和圖紙到赴現場與外國專家合作,先後承擔了101、201、304、102、202、302、302。在1960,外國專家撤離後,這些工程由BPEC自己設計和建造。1958年,BPEC遵照中央要求,編制了年產5萬噸合成氨、年產0.75-1.5萬噸電解燒堿、年產0.6萬噸聚氯乙烯裝置三套定型設計,被各地因地制宜采用,為我國化肥和氯堿工業的自力更生發展做出了貢獻。20世紀60年代,BPEC在吉林四平聯合化工廠開創性地開發設計了第壹套年產0.1.0000噸的維尼綸生產設備,《人民日報》還專門作了評論。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燕化與有關單位合作,開發設計了年產1.5萬噸順丁橡膠生產裝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在PVC技術方面,與相關研究所合作開發設計了四種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在援助阿富汗和越南方面,也為埃及、阿富汗和緬甸做出了突出貢獻。20世紀70年代,BPEC承擔了中國第壹座超大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燕山石化公司從規劃、總體設計、技術引進談判到參與建設的設計任務,參與設計了中國第壹套年產30萬噸乙烯、聚丙烯、聚酯、苯乙烯、聚苯乙烯的裝置。
第二階段,1984-1998,向國際工程公司的目標邁進。
1983,原BDI、BPEC成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直屬單位。20世紀80年代,BDI為實現總公司“三·二九”目標和中國煉油技術第二次飛躍而努力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大力推動技術進步,我們與兄弟單位合作,研發了常減壓蒸餾裝置節能技術、大慶常壓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預混提升管、外循環管式燒焦罐高效再生技術、MTBE合成系列新技術、煙氣輪機系列技術、電液控制滑閥等壹系列科技成果。20世紀90年代,BDI積極推動兩項根本性變革,密切關註消除“瓶頸”,增加設計工作的技術含量。其中,福建煉化公司改擴建工程成為消除瓶頸的樣板工程,榮獲“全國最佳工程設計特等獎”。1996通過ISO 9001質量體系認證,1997獲得英國皇冠UKAS證書。自1993以來,BDI先後承擔了廣汽芳烴抽提裝置、天津10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40萬噸/年汽柴油加氫裝置和聚酯芳烴聯合裝置的總承包任務,實現了進度、成本、質量三大控制。公司通過與兄弟公司合作和自主開發,完成了催化裂化技術、654.38+0萬噸/年中壓加氫改質技術、移動床催化重整技術等總公司“十龍”重點項目,使大部分煉油技術實現了國產化。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BPEC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創新實踐,成為壹家初具規模、與國際接軌的石化工程公司。1984年,BPEC成為國家批準的12總承包試點單位之壹,開始組建以設計為主體、總承包的工程公司。從此,他們進壹步加強內部管理和項目管理,大力推行工程建設總承包制度,承擔了燕化公司“雙苯工程”總承包任務,取得了成功。先後承擔了金陵石化公司苯酐、增塑劑、不飽和樹脂等多項總承包任務。同時,BPEC成立了中國石化第壹家甲級監理公司,先後承擔了廣東惠陽熊貓汽車公司、湖北神龍汽車公司、廣東湘聯食品有限公司、廣州乙烯工程等大型建設項目的監理任務,在項目建設管理方面不斷探索和積累經驗。20世紀90年代,BPEC承擔了中國第壹個30萬噸乙烯改造項目――燕山乙烯由30萬噸改造為45萬噸,齊魯由30萬噸改造為45萬噸,大慶由30萬噸改造為48萬噸,並完成了茂名30萬噸乙烯項目的總體設計和6套乙烯裝置的設計。開發設計了中國第壹個年產25000、30406000、65438+萬噸系列乙烯裂解爐,獲得六項大獎。承擔設計了國內第壹套年產4萬噸聚丙烯的聚丙烯裝置——大連,先後承擔並完成了長嶺、九江、福建、武漢、荊門五套7萬噸聚丙烯裝置的總承包。開發設計了國內首套5萬噸/年碳五分離示範裝置。1995獲得中國石化公司首個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1985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為加強工程建設市場的協調管理,組建了原SEI,歸口管理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業務。並完成了科威特煉油廠的維修,開創了國際石化工程建設市場的新局面,成為世界最大的225家工程公司之壹。
第三階段,1999-2001年,實現強強聯合。
為應對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根據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黨組決定,新中國石油化工工程建設公司於7月重組,1999。SEI的基本發展思路可以概括為:a發展目標:堅持“創新、優化、發展、競爭、規範”的總方針,發揮整體優勢,增強競爭實力,建設以設計為主體的全功能、實質性、國際化的工程公司。
第四階段,從2002年開始,全面進入國際工程公司百強。
2002年以來,公司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全部提前實現。累計完成工程設計投資98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9716億元,實現利潤6.32億元。2006-2008年繼續保持高增長。面向設計的總承包和PMC項目管理已成為公司運營的主要組成部分。總承包業務形式多樣,包括EPC總承包和EP總承包;既有SEI獨立承包,也有與國際工程公司合作承包;既有石化項目總承包,也有環保、煤炭液化項目總承包。2006年,伊朗煉油項目合同正式簽署。通過強化和擴大具有計劃、控制和協調功能的項目執行中心,進壹步完善了公司以項目執行中心為縱向,各專業室為橫向的矩陣式項目管理體系,為保證繁重生產任務的完成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積極參與集團公司“十龍”重點項目、重大技術儲備和產業改造項目的研發,培養和造就了壹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科研開發隊伍,具備了完成新千萬噸煉油廠和億噸乙烯技術國產化研究的技術實力。公司在10年通過ISO 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基礎上,於2005年建立了HSE標準體系並通過體系認證,體現了公司大力推行國際流行的管理模式和“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管理理念。公司建立了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平臺系統和集成應用系統,國際工程公司常用的PDS/PDMS、SP3D、MARIAN等工程軟件得到進壹步開發和應用。人力資源開發不斷引入新機制,建立了分層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為不同類型的員工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公司實行了設計、采購、施工的分包管理模式,並與相關單位形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根據工程業績和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工程建設公司在ENR公布的國際工程設計公司150強排名中呈快速上升趨勢,2007年排名第36位。2011年8月29日,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入選中國建築500強,由中國建築企業聯合會評選,排名15。全國勘察設計單位總承包合同額2012排名第八,合同額8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