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貸款公司騙了怎麽辦?
如果被貸款公司騙了,可以報警,以涉嫌合同詐騙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具有下列情形之壹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壹)以虛構的單位或者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其他手段騙取對方財物的。
實踐中,合同壹方虛構主體單位或冒用他人名義,使對方信以為真,簽訂合同導致貨款被騙。虛構的當事人涉嫌構成刑法規定的合同詐騙罪,很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民法典》第壹百四十八條規定,當事人以欺詐手段使意思表示違背真實意思的民事法律行為,被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二,騙取客戶貸款的中介是否有責任?
(1)視情況而定。總的來說,有壹點責任。
(二)在以下兩種情況下,中介應承擔責任:
1.中介知道或者應該知道客戶是騙子卻不告訴妳;
2.中介未盡到相應的審查義務。
相關法律知識
《民法典》第961條將居間合同定義為居間人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為訂立合同提供媒介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二條居間人應當向委托人如實報告與訂立合同有關的事項。
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百六十三條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對居間人的報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五百壹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應當根據居間人的服務合理確定。居間人為訂立合同提供媒介服務的,居間人的報酬由合同雙方平等承擔。
居間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活動的費用由居間人承擔。
第九百六十四條居間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但是,客戶可能被要求按照約定支付從事中介活動的必要費用。
第九百六十五條委托人私下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後果委托人接受居間人的服務後,利用居間人提供的交易機會或者媒介服務,繞過居間人直接訂立合同的,應當向居間人支付報酬。
第九百六十六條本章沒有規定的,參照委托合同的有關規定。
第三,被騙貸款報警有用嗎?
我被騙取了壹筆貸款。報警是有用的。公安機關刑偵部門接到報案後,會積極開展調查。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欺詐手段獲取非法利益的行為。構成詐騙罪的,壹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