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沁源
6月5438+2月65438+4月下午出現在2020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會議上的國內三級職業聯賽老板,大部分都是在會議前不久到達會場的,大部分還訂了當天離開上海的機票和高鐵票。未來三個賽季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限投限薪規章制度的出臺並非無足輕重,只是因為各家都通過內部溝通、媒體報道等渠道掌握了計劃的內容,所以他們此行的意義可能是配合中國足協履行規章制度發布程序。這恰恰從壹個側面反映出“限投限薪”新規的頒布實施是不可抗力。
如果問這次上海發布會最大的“亮點”是什麽?那麽無論是俱樂部代表還是受邀參會的媒體代表給出的答案,都將是中國足協主席陳珞源的“總結發言”。陳小元首先用四個“關註”解讀了新規則實施的重大意義、扼殺中國足球的“金元棒”和國內職業足球必然治理之間的邏輯關系。中超的數據,甚至是日韓頂級聯賽俱樂部的10倍,球員工資標準清晰可見。陳昊源用“震撼”來形容壹點都不為過。
當然,陳小元發言的重點不是重復各種真相,而是基於事實表明中國足協治理國內職業足球的迫切立場。細心的媒體人註意到了陳小元在會見中的壹些表態。例如,他將相關俱樂部的高投入定義為“違背市場和價值規律的不可持續的有害行為”。比如他感嘆“大家都還醒著,良心死了嗎?”。
會後被媒體記者包圍的陳玉源也堅定地說,“如果妳不是董事長,就不搞‘下不為例’。”這樣的說法無疑對那些心存“守規則不守規則”僥幸心理的俱樂部或個人構成了極大的震懾。熟悉工作作風的人,大多會說“陳敢說話”。但在執行“限投限薪”政策的問題上,陳奕源不僅敢說,而且真的敢做。從公布的方案內容來看,中國足協在規則的執行和監督方面確實下了很大功夫。對於各種可能的違紀行為,也出臺了前所未有的嚴格細致的處罰措施。比如,超過標準投入的俱樂部面臨扣除高達24個聯賽積分甚至取消註冊資格的重罰,又比如,球員因個人違規面臨兩年禁賽。
在代表們看來,中國足協目前治理工作的最大“殺手鐧”無疑是陳珞源提到的“要求各俱樂部向中國足協提交年度財務報表”。據了解,針對多年來汙染國內職業足球環境、破壞聯賽競爭秩序的“陰陽合同”等種種亂象,中國足協在該規則的執行中出臺了強有力的監管措施。作為未來國內職業聯賽理事會(聯賽)籌備工作小組的實際領導,現任廣州R&F俱樂部董事長黃勝華、原江蘇舜天俱樂部職業經理人劉軍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攜手工商、法律、金融等代表,為治理方案的出臺集思廣益,最大限度地堵住了規則漏洞。
中國足協預見到了規則實施給俱樂部和球員帶來的“不適”,但協會的態度異常堅決。為此,陳珞源提出嚴正警告,“不要打‘擦邊球’;俱樂部和個人壹旦違規,無論名聲和品牌有多大,都會受到毫不留情的懲罰,絕不會再犯。不執行規則的球員是不需要的。”這既表明了中國足協及其個人對各種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也表明了“治理職業足球,消除金元足球泡沫,絕不留退路”的堅定立場。
打擊“金元足球”的不止中國足協壹家。事實上,在新規出臺之前,中國足協已經通過大量調研,清楚地了解了中國各級職業聯賽面臨的形勢和壓力。在上海會議上,包括中超河北華夏幸福、中甲昆山FC在內的部分俱樂部代表表示支持中國足協實行“限投限薪”的規則。華夏幸福俱樂部總經理李俊在演講結束時說,“妳壹定要堅持,希望明年大家還在會上……”,但壹句聽起來像笑話的話,卻點到了國內職業俱樂部的痛點。事實上,“投資回歸理性”早已是俱樂部自身的心聲,“節能減負”更是眾望所歸。他們自然沒有理由和中國足協“唱反調”。
幾乎在陳小元結束總結發言的同時,本賽季已經打完亞冠的中超四家俱樂部和球隊分別踏上了回國的征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亞冠是反映中國職業足球發展現狀和質量的壹面鏡子。在本賽季的亞冠聯賽中,中俄國安隊表現搶眼,但依然被沒有大牌外援的韓國蔚山現代隊擋在了門外。其他三支球隊中,恒大和申花未能小組出線,在上海的淘汰賽首輪止步。面對以替補和年輕球員出場的日韓澳隊,他們表現出的優勢不大。確切的說,影響各國俱樂部球隊成敗的最關鍵因素仍然是其本土球員的實力。中國玩家與日韓玩家相比如何?答案在於比賽。如果號稱“高配”的中超豪門在亞冠舞臺上屢屢不堪壹擊,那麽自然有人會問,“本土球員拿500萬年薪還過分嗎?”
劉壹
美聯社特別關註了北京時間2月65438+中國足協推出的以“中國(職業足球)限薪促進職業足球俱樂部和聯賽長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限投限薪”新政。文章引用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壹的話說,“每個人都意識到這(金元足球)是不可持續的。這個泡沫壹定會破滅。”美國《福布斯》雜誌也在專題報道中評論稱,“中超聯賽近年來引起國際關註的原因之壹是俱樂部在國際球星身上的無節制支出。但下賽季,中超俱樂部將不得不遵守新的工資帽。”
不難看出,在治理國內職業足球環境的問題上,中國足協與包括俱樂部在內的各方保持了壹致,此舉也得到了輿論的廣泛支持。“打擊金元足球,去泡沫化,制止職業足球的虛假繁榮”成為中國職業足球發展的行動指南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