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mai)食譜:
小麥的主要成分有碳水化合物(75%)、脂肪(1%)、蛋白質(11%)、粗纖維(10%)、鈣、磷、鉀、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
紅薯餅
主要原料:紅薯(地瓜)、小麥粉、玉米粉、適量水。
具體做法:蒸熟的紅薯去皮,磨成泥;加入等量的小麥粉和玉米粉,加入適量溫水攪拌均勻;將面團直接分成六份均勻的面劑;將面團搟成煎餅形狀;鍋裏放壹點油,鍋熱後轉小火,倒著煮。當蛋糕變黃時,就可以出鍋了。
功效:紅薯餅營養豐富,口味純正,能健脾和胃。
小麥健康飯
主要原料:混合保健米(大麥、小麥、楓葉米、糙米、紅小麥、紫米、黑米、紅糙米)、橄欖油和水。
具體做法:按1至1.5的米水比浸泡大米5至6小時,或浸泡過夜,放入電飯煲內,加入1勺橄欖油,煮壹小時,再燜10分鐘。
功效:小麥保健米易消化,能養胃健胃。
茄汁金針菇配麥包
材料:西紅柿、金針菇、小麥包子、黑胡椒、醬油、鹽、雞粉。
做法:先將西紅柿切丁,小麥包切成厚片;熱鍋放橄欖油,放入洗凈的金針菇翻炒出水;2分鐘後倒入番茄丁繼續翻炒,加入胡椒粉、醬油、鹽、雞粉調味,淋上幾滴香油後取出;把切好的麥片放在托盤上,堆在中間。
功效:金針菇拌麥包在番茄汁裏,清香可口,能增進食欲,提高食欲。
發芽小麥飯
材料
小麥粒46克(1/4杯)是壹份的量。
水
工作方法
在冬季室溫24度的環境下,幼麥經12小時浸泡即可萌發。
發芽率受室溫和小麥芽新鮮度的影響。
前壹天晚上,小麥被泡在水裏,水量很隨意,大概是小麥的三倍。
小麥在浸泡過程中會吸水膨脹兩次左右。
大約12小時後,也就是第二天早上,把泡好的水倒掉(也可以用來澆花),用清水把小麥沖洗兩遍,把小麥瀝幹,放在碗裏,用保鮮膜蓋好,放在室溫下直到發芽。
在此期間,每隔4到5個小時左右,用清水將小麥洗凈,然後瀝幹,繼續發芽。
(洗是為了保持小麥的新鮮感,洗的間隔也很隨意。如果夏天太熱,要勤洗。)
小麥聞起來應該是酸的,不是變味的。
小麥剛露出小白芽,說明沒事。
將發芽的麥放入小鍋中,加入清水。水量不超過麥的壹個食指關節。
蓋上蓋子。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燉50到60分鐘,直到小麥粒開花。
關火後,不急的話可以繼續悶,小麥會更軟更爛。
註意:水不會像煮米飯壹樣被吸上來,煮好後要瀝幹。
把水瀝幹就可以直接喝了。
瀝幹的麥和米飯壹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