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航運價格暴漲的原因1。航運季節的到來。壹般來說,壹年四季中的第四季度是跨境電商的傳統旺季,帶來較大的貨運需求。由於貨運量巨大,這進壹步帶來了供需矛盾,導致運費價格上漲。
2.供需矛盾。2021上半年,世界經濟逐漸復蘇,尤其是承擔全球制造業出口重任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量大幅上升,出現壹箱難求的局面,即無法訂到艙位和集裝箱。比如8月21日,全球最大單體集裝箱碼頭深圳鹽田港,11000個進港訂艙號,半小時內被壹搶而空,可見集裝箱荒的程度。與此同時,全球物流供應鏈也受到港口擁堵和內陸運輸延誤的沖擊,導致集裝箱航運市場供需關系緊張,主要航線運價面臨上漲壓力。
因為中國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工廠已經大量復工,而美國的大部分廠商仍然停產,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自然會增加,中國商品需要大量出口到美國,歐美等國家也會增加從中國的商品進口。但是船公司和運力並沒有增加,導致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運費也提高了。
3.流行病的影響。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地港口紛紛升級對錨泊船舶的管控,加劇了船期延誤和供需矛盾。比如洛杉磯等地靠泊的集裝箱船數量創歷史新高。當地時間9月10,55艘船舶停泊或閑置在美國洛杉磯和長灘的港口,等待卸貨,打破了8月底創下的44艘船的紀錄,擁堵情況比2002年和2004年港口臨時關閉時更加嚴重。由於疫情,美國的移民工人數量有所減少。由於人手不足,船公司不得不提高人工成本來吸引更多的工人。
4.集體漲價。除了以上原因,還與人為因素有關,即部分船公司聯手漲價。據報道,達飛航運在過去壹年航運報價暴漲後,率先宣布凍結運價,表示不再漲價。事實上,正如相關人士分析的那樣,達飛航運的運價已經遠高於大多數公司,保持目前的運價將是無止境的。由於公司6月5438+00的艙位已經訂滿,所以推高漲價沒有意義。此外,中國、美國、歐盟加強了對運價的監管,這應該是公司決定凍結運價至明年2月1的主要原因。
二、海運價格暴漲的影響?1.航運企業業績大幅增長。運費飆升,讓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大增。航運龍頭中遠空海股價從去年的2元漲到現在的20多元(截至9月13,股價為23.09元),短短壹年股價翻了十倍。僅今年第二季度,中遠空海凈利潤就高達21.65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9月13日,在中美海運價格暴漲5倍的消息刺激下,海運股價集體上漲。
2.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目前壹個集裝箱到歐美的海運費已經達到15萬元到20萬元之間。相比之前,運費上漲5倍至10倍,基本攤薄企業利潤30%至50%。其中中小企業受害最大,尤其是壹些生產低值商品的出口企業,海運費價格甚至超過產品價值。長期來看,中小企業面臨嚴峻考驗,如何渡過難關需要新政策、新方法。
?3.影響全球供應鏈。海運價格和集裝箱價格的暴漲,必然導致供應鏈的失衡,進而影響全球供應鏈的安全。這引起了全球監管者和立法者的關註。9月8日,官網,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宣布,中國交通部、美國海事委員會和歐盟舉辦了“全球航運監管峰會”。峰會為各國海運集裝箱監管機構提供了壹個平臺,分享各自監管和執法機制在市場上觀察到的信息,並應對集裝箱承運商的價格調整。
4.促進船舶工業的發展。在壹箱難求、運費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航運市場的巨頭們都在抓緊造船,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搶占市場份額。9月2日晚間,中國遠洋運輸集團a股上市公司中遠空海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OOCL的十家全資子公司單船公司分別與南通中遠川崎和大連中遠川崎簽署造船協議,以每艘65438+5800萬美元的價格,建造10艘集裝箱船,容量為16000標箱。這是中遠海控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第二次投資100億元造船。15年7月晚間,中遠海控發布公告稱,間接全資子公司中遠水星與中遠重工簽訂10造船協議,* * *計劃建造6艘14092TEU集裝箱船和4艘16180TEU集裝箱船,協議總價14。中遠空海大力投資造船的動力之壹是,該公司在這壹輪運費飆升中獲得了巨額利潤。
至於運價何時下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短期內貨源依然緊張,運價將繼續在高位運行。中長期來看,供需缺口會慢慢修復。隨著疫情的好轉,港口擁堵問題將得到緩解,實際運輸能力將恢復到正常水平。預計未來兩年運費會逐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