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種人造地球衛星。
從軌道上可分為:200 ~ 2000公裏高度的低軌道衛星;高度超過2000-20000公裏的中高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衛星,高度35786公裏。
從用途上可以分為: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其中,技術試驗衛星專門用於測試衛星工程技術和空間應用技術的相關性能。很多航天新技術、新原理、新方案、新設備、新材料,壹般都要經過衛星測試,測試成功後才能正式使用。
這次天星壹號屬於技術試驗衛星,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環境探測等實驗。
天行壹號專門探索太空中的物理環境。這種衛星可以不受大氣層影響長期運行,可以直接探測太空中的物理環境。其檢測對象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中性粒子。地球、其他行星和衛星周圍都有氣體,主要由中性原子和分子組成。我們可以用壹些科學的探測儀器來采集這些樣品,分析它們的成分和密度,然後就可以得到大氣密度。
高能帶電粒子。事實上,太空中有很多高能帶電粒子,如電子、質子、重離子等,不僅帶電,而且能量驚人,會對地球和飛行器造成壹定的影響。它們的通量、組成和能譜分布可以用儀器測量。
血漿。太空中不僅有高能帶電粒子,還有大量等離子體。如果妳熟悉物理學,妳應該知道太空中的大多數物質都是以等離子體的形式存在的,比如地球的電離層和太陽風。檢測它們是很重要的。
微型流星體。這些固體粒子在太陽系中很豐富,會影響低軌道的航天器。
磁場。它是空間環境的重要參數,空間探測衛星可以探測到地球磁場和行星磁場,因為這些磁場的分布和變化會對地球空間環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它們進行研究。
天星壹號的成功發射是經過計劃和準備的。不可能說現在需要壹顆衛星,馬上就能發射。它壹定經歷了壹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天星壹號的成功發射,不僅完成了既定的使命,也體現了中國的整體科技實力。
不得不說,包括天行壹號在內的這些在軌衛星真的很棒,它們提供的數據未來壹定會造福人類,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