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是壹個國家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的象征。美國作為世界第壹軍事大國和唯壹超級大國,擁有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目前第二艘福特級航母也在建造階段,這些航母的噸位在65438+萬噸左右。
但是航母的投送能力在這樣的艦艇面前就是小兒科了。這個巨無霸的建造難度遠遠大於航母。這是壹艘汽車滾裝船。
在現代戰爭中,汽車滾裝船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馬島戰爭期間,英軍征用的滾裝船總噸位達到65萬噸,占英軍特混艦隊後勤保障船的75%以上。
海灣戰爭期間,13艘民用滾裝船在兩年內完成了多國部隊百萬兵力的軍用物資裝備運輸。滾裝船的戰略意義不僅限於運輸量。隨著它的存在,“預置艦隊”的概念變得可行並日益成熟。
利用民船加強海上戰略投送力量成為保證部隊海外投送的唯壹選擇,因此中國也開始建造這種海上巨艦。壹艘汽車滾裝船壹次可以運送上千輛裝甲車,可以滿足2-3個陸戰旅主戰裝備的運送需求。然而,就是這樣壹艘民用船,中國光是建造它的外殼就花了20年。
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2010的20多年間,中國造船業只有建造滾裝船殼體的能力。
2010年,中國廈門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開始建造新型汽車滾裝船,從常見的4500、4900輛的大型汽車滾裝船,發展到7500、8500輛的超大型汽車滾裝船。
目前,廈門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已交付18艘大型滾裝船,載重量為4900輛,合計可滿足多達54個解放軍海軍陸戰隊旅的裝甲車運輸需求。目前正在研制新壹代8500車滾裝船,將具備裝載超限設備的能力。
排水量超過2萬噸的汽車滾裝船,除了運輸功能外,還可以快速改裝成簡易反潛驅逐艦,滿足實時戰爭的需要。滾裝船的戰略意義在於,掌握這種建造技術的國家可以在未來戰爭中,通過征用民船,迅速組建壹支功能齊全、與軍用船互補的後備艦隊,因此軍艦和民船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分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