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種植物經常出現在水邊。它的葉子細長碧綠,看起來很像韭菜。但如果妳仔細看,妳會發現這草不是韭菜。它的葉子很薄,有彈性,沒有強烈的韭菜味。
這種草其實就是石菖蒲,是綠化植物中的常客,經常作為地被植物種植。觀賞效果很好,但其實石菖蒲還是壹種珍貴的藥材,曾經被李時珍命名。
石菖蒲種植成本
石菖蒲的種植時間壹般是春季的3-4月,秋季的9-10月165438+10月,因地而異,包括:地租+種苗費用(即使當地有野生)+人工種植費用+肥料費用。
按照100元/年的地租,苗木成本按1元/株計算,每畝種植4000棵樹(當然如果自己挖苗,這個成本會降低很多),人工種植200元/畝,其他成本按300元/畝計算。
預計每畝4500元/畝左右,但種壹次的苗可以循環利用,三年後第二輪、第三輪種植會大大降低成本。如果自己組織采挖當地石菖蒲作為種苗,每畝成本約為1500元。
石菖蒲的種植效益
壹般種植石菖蒲需要3年以上才能收獲。三年畝產約8000-1萬斤鮮貨,按30元/斤計算,畝產超過1萬元。幹減率根據不同采收期略有不同,壹般在6:1左右。
這種植物現在也很受重視。有人專門種植石菖蒲藥用,市場價格相當高,畝產量也非常可觀。
有人專門栽培石菖蒲用於綠化,如綠苗、盆栽、盆景等。優質的石菖蒲盆景價格也很高,追求者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