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財富雜誌社社長周淩。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策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中國創業板市場研究會研究員、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學術中心(籌)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紅學家,央視電視劇《紅樓夢》編劇;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講學或講學。曾成功操作中國資源項目在北美上市及海外融資;受托管理和重組國內大型主板上市公司。
中文名:周玲。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50
職業:紅色科學家,編劇
畢業院校:淮北師範大學、杭州大學。
主要成就:紅學研究頗有建樹。
代表作品:電視劇《紅樓夢》編劇(1987)。
輪廓
周淩(1950-),著名紅學家、編劇。
周淩先生說紅樓夢是他的愛,是分不開的。他壹直珍惜《紅樓夢》帶給他的壹切。所以他希望壹有機會就能為紅樓夢做點什麽。因此參加了2007年北京衛視舉辦的《紅樓夢》海選,並擔任總決賽評委。我是壹個興趣廣泛的人。90年代初開始下海,要經常往返北京和香港。我在國內外都有投資項目,但紅樓夢還是我自己的夢想。在偉大壯麗的《紅樓夢》面前,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它。
由此我們理解了周淩先生在本次試演現場所說的話:《紅樓夢》試演“欲殺天下美女”,可見《紅樓夢》之美在紅學家眼中是不可撼動的。他們既是《紅樓夢》的研究者,也是《紅樓夢》的捍衛者。
與《紅樓夢中人》壹路走來,周淩先生感觸良多。他首先肯定了試鏡演員對於翻拍這樣壹部經典的重要性。他說其實87電視劇的演員也有試鏡,只是當時沒有現在的手段。現在通過電視、網絡等大眾傳媒,不僅好看好玩,還能發現人才。同時將名著程序化,這是時代賦予名著的新鮮生命力。
人物體驗
畢業於淮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前身為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淮北分校,後更名為淮北煤炭師範大學)
70年代末,考入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中文系學習古典文學。在校期間,他在導師和南的指導下,寫了許多有關紅樓的文章,在紅樓中嶄露頭角。
1983擔任央視電視劇《紅樓夢》編劇。
1987負責組織紅樓夢文化藝術展,擔任總體設計。
1988訪問新加坡,擔任中國紅樓夢文化藝術代表團秘書長。
1990年承擔大型科研項目《曹雪芹與紅樓夢》。1997校註《紅樓夢》,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6年擔任新電視劇《紅樓夢》的顧問。
2006年主編《紅樓夢中人——紅樓夢小百科》,作家出版社出版。相關信息:
2007年登錄百家講壇,講授曹雪芹與《紅樓夢》中的端午春節。紀念館的秘密已經錄制完畢,即將播出。
周淩是《紅樓夢》的研究者和捍衛者。
周淩出身書香門第,家裏曾經有壹個人和《紅樓夢》有關系。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老人,是齊魯文學院的院長,他關於紅樓夢的著作被收入《紅樓夢》壹書,那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事了。周淩小時候家裏八卦的話題很多都是關於紅樓夢的。甚至當我的表弟來家裏看他時,壹個只有那麽大的孩子會告訴他如何解釋某個句子。研究紅樓在這個家族裏代代相傳。
1981年,31歲的周淩參加了在濟南舉行的紅樓夢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紅樓夢學會兩位副會長劉士德和胡文斌主持。周玲是最後壹天的最後壹個發言人。以前的發言都規定不超過20分鐘,但劉和胡看了他的論文,給了他無限的許可。同壹天,他談到了對賈元春判決的新解釋。演講結束後,觀眾給他長時間熱烈的掌聲。精彩的演講讓出席會議的人多年後仍記憶猶新。
性格成就
當時周淩在淮北煤炭師範學院(現淮北師範大學)編,後調入紅樓夢研究所,開始從事專業研究。但在他看來,研究的目的是創作,所以王福林導演策劃拍電視劇版《紅樓夢》時,他積極參與。
當年劉庚路和周磊也是和周淩壹起當編劇的。三人的分工是:劉庚祿負責1到40次(其中秦可卿是周淩寫的);周磊負責41到80遍(其中部分是劉畊祿寫的),周淩負責最後40遍以及整個劇本的統壹定稿。
人們很難將87版《紅樓夢》的編劇周淩與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策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周淩聯系起來,但實際上,企業家是他的官方身份。他成功操作過中國資源項目在北美上市和海外融資,也受托管理和重組過國內大型主板上市公司,在商業領域的名氣不亞於紅圈。
幾十年前,周淩初讀《紅樓夢》時,對“水滿了,就會溢出;月圓之時,天高;他爬得高,就會摔得重;他極度快樂的時候,就會極度悲傷;他來泰國,榮辱會從古至今周而復始,這是人力資源無法保護的”,其中傳遞的哲理他早已耳熟能詳。《紅樓夢》裏所有的眾生,還有那些哲理意味濃厚的詩詞歌賦,對他的人生觀結構和心靈休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從閱讀到領悟的過程是很漫長的,完全是壹個少年的經歷世界之旅。
周淩出生於書香門第,家中壹直有紅學研究者。也許是對紅學的熱情代代相傳,研究《紅樓夢》成了家族的傳承。1981,31歲的周淩參加了《紅樓夢》學術研討會。他對賈元春判決的理解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隨後,周淩被調到紅樓夢研究所,開始從事專業研究。王福林導演在籌備電視劇版《紅樓夢》的時候,周淩作為編劇之壹,負責《紅樓夢》後四十回和整個劇本的統壹定稿。
65438-0985,周淩跟隨央視在深圳拍攝專題片。采訪對象是萬科的前身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示中心。正是這個機會,周淩遇到了王石,壹個影響他從商的人。80年代剛下海的老板們,對企業知識和文化知識的需求如饑似渴。他們發現這個年輕人不僅懂經濟,還懂管理,不僅天文,地理也懂,於是請他當顧問講課。有時候,他第壹天讀的書第二天就會講出來,那段時間他讀的很多書都是從王石帶來的。就這樣,紅學專家壹下子成了企業界的寵兒。
然而,這些都不是周淩想要的。既然他沒做過企業,怎麽通過講課講清楚怎麽做企業?1992年,周淩最終決定從研究所辭職,在海南成立公司,研發防盜系統的電子產品,並無壹例外地卷入了當時的房地產熱潮。“那時候炒地皮不需要錢。妳賣給我,我賣給他。這只是舉手之勞。”說起那些年炒房的經歷,周淩至今記憶猶新。“最快的時候,壹周簽了兩份合同,上家的錢還沒發,下家的錢已經到了。”
然而,這壹切並非壹帆風順。1993,周淩投資了壹個比較大的項目,但是突然之間,海南的房地產戛然而止,周淩被套牢。由於對形勢的錯誤判斷,周淩壹直在等待經濟政策的變化。沒想到,這壹等就是壹年。隨著炒房的熱潮逐漸退去,他手裏還有地到現在還沒扔出來。
壹個奇怪的人。
2006年9月,北京電視臺“紅樓夢人物”選秀活動啟動。這個被稱為“殺光天下美女”的活動,在當年的電視熒屏上引起了巨大的風波。參賽選手壹夜之間紅遍全國,評委席上的評委也被銘記。
“付東風不吹浪,葬花溪晚浣花。前身是瀟湘月,世人皆知。”這樣壹位才華橫溢的文學評委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他對《紅樓夢》知之甚多,並因其雄辯的技巧、獨到的見解和侃侃壹般的風度吸引了許多人的註意。這位評委是周淩。
據他自己承認,周淩對許多事情都感興趣,但他可能不會在每個領域都成功。“有壹段時間看起來挺成功的,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我覺得我能做這樣的事。過了壹段時間,我失敗了,感覺可能不是這塊料。我就幹脆找別人,把之前那個扔了。”
離開海南後,周淩去了新加坡,在那裏做起了電子產品。在他看來,那是壹個教訓多於經驗的時代。高科技的食物不好吃,周玲很快就放棄了。之後,他離開新加坡去了加拿大。在壹次資源與資本市場的峰會上,周淩被能源行業所吸引,在那裏他見到了許多能源公司的負責人,並參觀了加拿大皇家銀行和蒙特利爾銀行。當時最大的證券公司總裁,短短三年就在加拿大買了房買了車,然後就移民了,但此時他改變了主意。
回國後,周淩說服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與他合作,他開始四處奔波,尋找石油、天然氣和銅礦。他想推動國內可以和國外合作的項目海外借殼上市,但是融資方案已經完全出來了,最終因為不明原因中途夭折。
周淩說,他不是壹個會再吃草的人。他既然做了,就應該給自己壹個交代。在香港,周淩與他人合作,成為上市公司新康海聯,後來成為南海石油。對於突如其來的股市大跌,周淩坦言,“我知道壹些原因,但這些原因並不是單壹的。有香港某些人的壹些惡意行動,也有我自己的疏忽。”
近1.4億元瞬間化為烏有,誰也不能無動於衷。南海石油復盤那天,周淩是所有人中最緊張的壹個。雖然隨後幾天南海石油股價有漲有跌,但這些在周淩看來都是正常的股市規律。這壹次,狠狠地打擊周淩,倒也不是什麽壞事。至少,他釋放了心中積累的對股票會不會暴跌的所有憂慮。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任何顧慮。
與菲律賓能源部長簽署了7000多平方公裏的油田勘探協議;在英國投資迄今為止中國人投資的最大的電子產品工廠;成為公司董事長後,這壹切都讓周淩坦然面對。
“我是壹個奇怪的人,不僅是壹個商人,也是壹個投資者和學者。”周淩曾經這樣評價自己。
像熊壹樣做減法。
即使在商界,《紅樓夢》也從未離開過周淩的生活。在香港,所有人都會在大大小小的聚會上逼著周淩講紅樓夢。“我和國內很多企業家在壹起的時候,本來是在談生意,不知怎麽話題就轉到紅樓夢上了。”
2008年,周淩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成為繼劉、周、王蒙、之後第五位講紅樓的演講者。節目播出後,許多觀眾在網上留言,表達對周淩的喜愛和敬仰。甚至有網友留下對聯評論周淩的發言是“引經據典,綽綽有余。”橫批‘最先生手稿’”。
在周淩看來,《紅樓夢》會給他壹種特別的感覺,讓他想起壹個形象——熊,這是他自嘲的說法。“這麽多年,這麽多事,有點像熊掰棒子,掰壹個扔壹個,但熊是大智慧。如果斷了的棒子都不還,內存就不足了。如果把所有的碎木棒都扔掉,最後什麽也找不到。他最後不是也有壹個嗎?”
周淩終於開始像熊壹樣做減法了。他開始改變事事問自己的習慣,把公司留給了壹群年輕人,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與紅樓夢有關的事情。12期《百家講壇》最後兩集錄制的時候,周淩和上海的公司正準備去加拿大上市。他們開了壹晚上的會,早上八點半就睡覺了,睡不著,所以躺下不久就去錄節目了。
有壹個故事:日本人問英國人:“妳們的音箱很好,但是我們為什麽不把所有的參數都寫下來,讓它們聽起來也這麽好?”英國人回答說:“因為我們的工程師是音樂家。”做文化和做生意沒有太大區別。最後都在藝術裏,也只是壹種境界。
周淩離開夢圓多年也沒失去什麽。當他回來時,還是被認出來了。雖然無論是作為企業家還是作為夢想科學家,周淩都不是最傑出的,但可以說他是夢想科學家領域最優秀的商人,也是企業領域最有見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