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成後,將與天元大橋、蘆淞區建設路、天元區長江路形成株洲內環,有效緩解市區和株洲大橋的交通擁堵,進壹步改善株洲市的交通環境,滿足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並將促進沿線土地和河西地區的開發建設,真正擴大城市骨架,為株洲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保障。
簡介
經過姜妍中路、蔡邕路、建設中路後,松露大橋東岸的引橋穿過人民中路,連接虹港路。河西岸引橋在規劃中跨越濱江北路和東平路,再跨越長江北路連接廬山路。此外,規劃中還有壹條河西岸立交連接大橋、濱江北路和東平路。大橋是株洲內環路的重要通道,連接天元區和蘆淞區,跨越湘江。連接河西核心區和河東,河東方向還延伸至雲龍新城和株洲(國家)汽車城。橋梁長度為1821.6m,其中主橋長度為330m,道路接線長度為914m,匝道長度為690.65m..這座橋寬28米,雙向六車道。大橋速度為40km/h,設計車輛荷載為-A,設計通航凈高為10m。橋型采用拱梁剛性結構組合體系方案。
項目開發簡介
2007年9月,CCCC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與株洲市政府簽訂《湘江五大橋投資建設合同》,以BT模式承擔本項目投資建設,總投資約4.55億元,預計20101年竣工。
2008年5月6日,項目正式開工。
2010 8月18日,株洲湘江五大橋完成主橋合龍。
工程建設項目
項目概述
湘江五大橋位於白石港湘江入海口上遊,距株洲第二水廠上遊約1400米。是壹座橫跨湘江城區,連接蘆淞區和天元區的超大型橋梁。大橋東起蘆淞區,與虹港路相接,跨越湘江,西至天元區,與廬山路相接。江東岸引橋高架跨越沿江中路、蔡邕路、建設路,與人民路交匯。河西岸引橋跨越規劃中的濱江北路、東平路,並跨越長江北路。此外,河西岸還有壹個立交,連接大橋、濱江北路和規劃中的東平路。橋型為三跨拱梁鋼結構組合體系。橋梁長度為1821.6m,其中主橋長度為330m,道路接線長度為914m,匝道長度為690.65m,附屬長度為2352m。這座橋寬28米,雙向六車道。項目預計總投資7.26億元,2007年6月開工+01,計劃2010年底通車。
進步
2010年6月22日主橋合攏,主橋主體、引橋、匝道橋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橋面瀝青混凝土鋪設、人行道欄桿、橋體粉刷、綠化、輔道及附屬工程施工。累計投資已達59986萬元。
項目特征
湘江五大橋建設過程中,為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化”要求,及時調整綠化、亮化、橋體塗裝設計方案,以適應城市提升戰役的需要。
湘江五橋建成後,主橋拱架兩側、拱架拉索和主橋引橋側的所有位置均采用LED燈照明,突出了輪廓,勾勒出全橋獨特的造型,猶如壹條巨龍昂首盤旋於湘江之上。橋拱中的拉索呈現出音樂的節奏感,讓人耳目壹新。橋墩部分采用鈉燈投光,形成金黃色的燈光效果,體現了橋底的穩定感,晶瑩柔和。
湘江五大橋綠化景觀工程按生態設計,以濃郁的綠色為基礎,在橋兩端追求植物群落景觀的營造。植物造景以物種的多樣性為基礎,力求在壹定的空間內盡可能達到生態和美化的功能。在橋底的綠化區,攀緣植物、小灌木、草皮等粗糙的鋼筋混凝土輪廓得到軟化,使大橋景區更加生態友好。
湘江五大橋增加了全橋塗裝工程。引橋箱梁、立柱刷銀灰色杜芳漆,引橋防撞墻、主橋欄桿、鋼箱拱刷白色氟碳漆。整個橋身造型簡潔美觀。
在業主和監理單位的監督下,施工單位CCCC二航局科學調度,嚴格管理,工程質量良好,安全文明施工得到有效控制,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通過抓進度,提前半年完成合同工期。
項目重要性
湘江五大橋建成後,將與天元橋、建設路、長江路形成株洲城市“內環”,有效緩解城市中心區和株洲第壹大橋的交通擁堵,進壹步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它的建成將進壹步改善我市的交通環境和投資環境,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加快株洲經濟社會發展。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