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電投資在氫能開發領域應該構建什麽樣的格局和目標?
張銀廣:國家電力投資公司對氫能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氫能是中國清潔能源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自2016以來,國家電力投資公司壹直致力於氫能相關技術和產業布局。迄今為止,已經取得了壹些進展。未來要成為氫能的供應商,未來的方向是大規模制氫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相結合。
二是依托國家電投氫能公司,在關鍵技術和產品上發力。目的是在發展產業的同時,為中國氫能產業打造自主技術和設備,不能受制於人。此外,還可以快速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目標是盡快實現規模化發展。
2.國家電力投資公司是中央企業。發展氫能產業有什麽優勢?
張銀廣:國家電力投資公司是四大發電集團中清潔能源比例最高的。到今年年底,清潔能源占比達到53%,下壹步60%-70%。由此看來,國家電力投資公司非常重視氫能的發展。氫能是未來清潔能源的發展方向,自然成為國家電力投資的重點發展領域。
國家電力投資公司認為,只有實現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對制氫的貢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氫能的自主供應,真正使氫能成為終端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相結合,可再生能源發電是目前國家電力投資的重要方向。
可再生能源壹方面發電,壹方面制氫,希望實現協調發展。目前,電網的消耗在壹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如果把電能和氫能的發展結合起來,波動會得到抑制,這是國家電力投資發展氫能的優勢。國家電力投資公司本身是壹家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大型企業,在制氫方面有很多資源。
此外,國家電投有數年的技術積累,到目前為止,已經圍繞制氫技術和燃料電池技術完成了技術積累和儲備。從燃料電池的材料等級,如催化劑、質子膜、雙極板,都實現了自主化,同時也在布局制氫技術。通過技術和產業兩條線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是國家電投的優勢,也是宏偉的戰略目標。
3.國家電投如何規劃我國氫能的發展布局?
張銀廣:國家電力投資公司是第壹家實現氫能產業系統化布局的央企。從能源線來看,現在集團的分工是省公司和集團公司下屬的二級單位負責能源線的建設。目前,中國電力、上海電力、重慶公司、江蘇公司等各省公司已經布局能源線路,開展論證。
從產品線來看,從技術研發到制造基地部署,再到市場應用示範推廣,都在全面布局。國家電力投資公司完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R&D和試點基地,現在已經建成。寧波華東氫能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寧波綠色電力公司已完成註冊,生產線具備量產能力,以寧波為中心,輻射整個華東地區。今年將以武漢為中心布局中部產業基地。建設這些基地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足夠的外殼來支撐未來氫能產業的快速擴張。
國家電力投資公司發展氫能的出發點是促進能源轉型。希望氫能的快速推廣應用能夠替代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緩解國家目前的對外依賴。首先要抓住產業鏈中的壹些關鍵環節,不能卡住,要把握好與產業鏈相關的制氫環節和產能應用環境。只有開放鏈接,才能推廣。從材料積累入手,接下來的戰略布局是能源線和產品線並重,共同推動氫能產業快速發展。
4.國家電投公司在燃料電池關鍵技術領域有哪些進展和突破?
張銀廣:近年來,中國在氫能技術的突破上取得了很大進展。現在真正的問題是氫能技術和設備。
事實上,自主技術現在已經具備了推動行業發展的條件。目前我們和國外的差距在於技術和設備的成熟度。雖然我們有技術,但是沒有通過很多驗證,開發規模太小。到目前為止,僅燃料電池汽車就推廣了6000多輛。下壹步是通過示範城市群建立壹些商業模式,讓自主技術和設備走向成熟,這是業界應該關註的地方。
近年來,國家電力投資公司在材料層面實現了燃料電池技術的完全自主積累,特別是在五部委列出的八大關鍵技術中,我們已經基本完成了圍繞燃料電池的催化劑、質子膜、電反應器等六項技術的積累。國內自主技術已經儲備,下壹步如何讓技術成熟,是國家電投力推的方向。
5.未來幾年或更長時間內,氫燃料電池發展的主要應用場景是什麽??
張銀廣:就氫能的應用而言,現在的焦點是燃料電池汽車。我覺得在不久的將來,可能主要是推重型運輸車輛和物流車輛,更多的是在石油替代和環保方面,社會效益會更大。這個應用場景可能是最先上線的。下壹步可能會在航運等其他行業,還有其他應用場景會隨著成本的下降壹步步打開市場空間。國家電力投資委員會和合作夥伴壹起分析這些應用場景,分近、中、遠逐步推廣。
如果要發展氫能,壹定是可行的。現在的策略是通過社會資本將其放入更長的周期。通過建立商業模式來拉長它,平均成本會下降很多。利用資本的力量和壹定的政府引導資金,可以用小錢拉大錢,構建大的應用場景。這是我們正在探索的應用路徑,我們認為是可行的。
希望國家出臺壹些引導政策。如果作為氫能產業單獨推廣,孤立做,很難投入大量資金。如果引導政策與解決能源安全問題和環境問題相結合。這樣壹個長期有效的政策,可以讓企業通過規劃來推動,更接近可操作性和商業化,做長期布局。
6.加氫站建設速度對下壹步產業發展有什麽影響?
張銀廣:目前,除了技術和商業模式,整個氫能產業在基礎設施方面有壹個比較大的瓶頸。建議從國家角度對能源基礎設施做壹些規劃。?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